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

铁血坚定 2025-11-05 04:05:20

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对乌克兰军工设施及其能源基础设施、军用机场等目标发动了打击,同时针对148个区域的无人机存储发射点及外国雇佣兵驻扎点进行了攻击。 单看俄方战报,这波打击简直是精准又有力,“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名头一摆出来,总让人觉得乌克兰的防御系统该招架不住了。毕竟这导弹刚露面时,宣传里说它能达到10马赫的速度,射程更是有2000公里,还能从米格-31K战斗机上发射,核常兼备,当时不少人都觉得它是防空系统的噩梦。可现在再看俄乌战场的实际情况,这“神话”早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乌克兰那边早就不是第一次拦下“匕首”了。从2023年5月第一次用爱国者系统成功拦截开始,被击落的“匕首”数量就越来越多。到了2025年6月,俄方一次发射4枚“匕首”加479架无人机,结果那些导弹全被乌克兰拦了下来。7月份更夸张,乌克兰说“匕首”的拦截率快到98%了,这数据可不是随口说的,乌克兰空军的月报里都有记录,而且网上到处能看到导弹残骸的照片,烧蚀痕迹清清楚楚,根本没法否认。 为啥曾经的“王牌武器”不好使了?说白了,“匕首”本质上就是空射版的“伊斯坎德尔”导弹,飞行轨迹还是偏弹道式的,就算末段能机动,范围也没宣传的那么大,很容易被预测。更关键的是,它的制导靠GLONASS卫星,可北约一搞电子干扰,导弹误差能大到50米,所谓的“精确制导”也就打了折扣。乌克兰拿到的爱国者系统刚好能抓住这些弱点,雷达锁定后,拦截弹就能追上那些速度已经衰减到3.6马赫左右的“匕首”。俄方这次宣称用它打击目标,实际效果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再说说打击的目标,军工设施、能源基础设施这些确实是战争的关键节点,但这种互相打击早就成了俄乌冲突的常态,而且俄方未必能占到便宜。乌克兰这两年一直在用远程无人机反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光是2025年8月以来,就袭击了俄罗斯24家炼油厂,导致近40%的炼油产能闲置,燃料短缺快到20%,汽油柴油价格涨了50%。泽连斯基都把这叫做“远程制裁”,直接打在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上——能源收入可是俄罗斯支撑战争的重要底气。 至于说打击148个区域的无人机存储发射点,这个数字看着唬人,但从之前的战况看,乌克兰的无人机生产和部署已经相当分散灵活。更重要的是,乌克兰现在40%以上的武器都是国产的,自己能造无人机、巡航导弹,就算某些存储点被端掉,很快就能补上。这种“打了又有”的循环,恐怕不是一次大规模打击就能打破的。外国雇佣兵驻扎点的说法也值得琢磨,冲突打了这么久,雇佣兵在战场上的实际作用早就不如初期明显,针对性打击更像是为了在战报上增加亮点。 这场冲突早就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武器是“万能钥匙”,再厉害的装备到了实战中,也会暴露弱点。俄方或许该清醒认识到,靠宣传包装的武器神话撑不起战场优势,反复打击基础设施更换不来胜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俄罗斯军事战报 俄罗斯前线战报 俄罗斯导弹 俄罗斯新型导弹 俄罗斯试射导弹 俄罗斯导弹测试 俄罗斯导弹储备

0 阅读:1

猜你喜欢

铁血坚定

铁血坚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