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4000亿人民币兑70万亿韩元!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韩国银行续

巷尾小酒馆 2025-11-05 17:05:08

签了!4000亿人民币兑70万亿韩元!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五年。 这事儿看似高大上,其实就像两家邻居互相给对方一把备用钥匙,万一谁家急需用钱,能马上换点对方货币应应急,关键时刻能稳住金融市场不乱套。   但这把“钥匙”开的可不是普通家门,而是能抵御金融风浪的“安全舱”,背后藏着两国在贸易绑定、货币布局和风险防控上的深层算计,远不止“应急救急”那么简单。   要把这事儿的门道说透,得先讲清这协议到底咋运作,再看现在续签的时机为啥这么关键,最后才懂这看似普通的金融操作,实则是在美元霸权的地盘上另起炉灶。   先说说这协议的实际用处,根本不是“缺钱应急”那么肤浅。2014年中国央行就试过用4亿韩元给国内企业做贸易融资,帮企业直接用韩元付韩国货款,省去了先换美元再换韩元的两道手续,光汇兑成本就省了近10%。   现在中韩贸易额早不是当年的规模了,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3600亿美元,韩国的三星、现代要给中国供应商结款,中国的家电、电子企业要进口韩国芯片,以前都得靠美元当“中间商”。   就拿韩国现代汽车来说,每年从中国采购200亿人民币的零部件,要是走美元通道,汇率波动一天就能让它多花几百万成本,现在用本币互换额度直接换人民币付款,这笔冤枉钱就省下来了。   韩国是全球第三大芯片出口国,我们每年进口韩国芯片花上千亿,用人民币结算既能降低成本,还能让人民币在高科技贸易里站稳脚跟,这才是协议的真价值。   现在美国为了搞霸权,动不动就拿美元结算系统当武器,前阵子还威胁要把不听话的国家踢出SWIFT,这给中韩都敲了警钟。   韩国2022年就吃过汇率暴跌的亏,韩元对美元一年贬了18%,要是再遇到外汇危机,手里有人民币互换额度,就能马上换成人民币买中国的物资,不用求着美国救急。   中国也有自己的算盘,2025年10月刚跟日本续签2000亿人民币互换协议,现在又跟韩国续4000亿,等于在东亚织了张“货币安全网”。   毕竟中日韩加起来占全球经济四分之一,以前贸易都靠美元,现在互相用本币结算,等于慢慢挖美元的墙角。   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时,韩国靠中韩货币互换拿到急需的人民币,才稳住了外汇市场,现在续签五年,就是怕哪天美国再搞金融收割,两国能有个照应。   而且这协议还藏着“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的智慧。当年“萨德”问题闹得凶,中韩关系降温,但货币互换协议照样续签,韩媒当时还浮想联翩,以为中方要松口,结果中方明明白白把经济合作和政治问题分开了。   现在也是一样,不管国际上怎么吵,中韩贸易得照常做,企业利益不能受政治折腾。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算过,要是没这协议,光“萨德”那阵子韩国观光业损失就高达19万亿韩元,更别说芯片、汽车这些支柱产业了。   中国也需要韩国的高端制造和技术,两边都清楚,把经济绑在一起,比搞政治对抗划算多了。这种“实用主义”其实是双赢,既保住了企业的钱袋子,又避免了被第三方势力挑唆离间。   这4000亿的互换协议,是中韩给彼此的“金融安全带”,更是对美元霸权的“温柔反击”。中国现在已经跟32家央行签了4.5万亿人民币的互换协议,就是想让人民币在国际上有更多用武之地,不用每次做贸易都看美元脸色。   韩国作为美国的盟友,却愿意跟中国深化货币合作,说白了是看透了美国靠不住。美国前阵子还加征韩国汽车关税,反观中国,一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协议续签五年,等于给两国企业吃了颗定心丸:不管外面风浪多大,咱们的生意能照做,钱能安稳赚。   那些觉得这只是“应急钥匙”的人,没看懂这背后的战略布局,这其实是东亚经济体抱团取暖的开始,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扎实一步,美元说了算的日子,正在慢慢变少。   (每期带大家了解一点不一样,点赞关注,主页的内容更加精彩!)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巷尾小酒馆

巷尾小酒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