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贸易额下降近10%,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下降55%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Igor Morgulov)向俄罗斯商业新闻网(RBC)透露了,今年前9个月俄中贸易额达1636亿美元,比2024年同期减少9%。 先说说汽车出口这事儿,反差实在太大了。前两年西方车企撤出俄罗斯,中国车趁机补了空,2023 年一年就卖了 90 多万辆,2024 年更是涨到 115 万,街头到处都是奇瑞、吉利,市占率都冲到 60% 了。 可今年说跌就跌,前四个月乘用车出口才 10.57 万辆,比去年同期少了 16 万多,几个月下来累计降幅直接逼近 55%,连俄罗斯都从中国汽车最大买家跌到第六位了。 这下跌根本不是因为中国车质量不行,主要是俄罗斯那边政策卡得太死。他们本土车企扛不住了,最大的车企 Avtovaz 老总直接说中国车威胁到他们生存了,所以政府就开始加税。 2024 年 10 月起,进口汽车的报废回收税一下涨了 70% 到 85%,一辆 1.2 升的中国轿车光这税就得交 7000 多美元,占车价的四分之一还多。 奇瑞那款卖得火的 Tiggo 7 Pro,以前在俄卖 2.78 万美元,加税后成本蹭蹭涨,经销商只能涨价,消费者自然不买账。 更要命的是之前的 “漏洞” 被堵上了。早先是中国车先运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再转卖到俄罗斯,能躲不少税,光 2023 年 12 月从吉国转过去的车就有 1.36 万辆。可 2024 年俄罗斯规定,从这些国家转过来的车必须补税,这条 “曲线出口” 的路直接被封死了。 雪上加霜的是经销商之前囤了太多货,现在仓库里堆着 30 到 35 万辆中国车,就算打大折,有的车型降 100 万卢布(合 1.2 万美元),还是卖不动,谁还敢继续进货? 汽车出口这一下滑,直接拉低了整体贸易额。要知道 2024 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占了总出口量的 20%,这么大一块 “蛋糕” 缩水,贸易额能不跌吗? 但光汽车背锅也不对,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才是根本原因。2025 年一季度他们 GDP 只增长 1.4%,通胀上半年冲到 10% 以上,央行虽然降了息,关键利率还在 16.5%,企业借钱成本高,老百姓收入也降了,自然没钱买进口货。 能源贸易这块虽然量没少,甚至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快到 9000 万吨了,还卖 48 美元一桶的友情价,但架不住国际油价波动,加上美国制裁了俄两大石油公司,虽然靠 “影子船队” 能运,但成本上去了,贸易额还是受影响。 农产品那边更明显,前九个月谷物出口降了三分之一,小麦、大麦卖得少了,就算玉米涨了两倍,也填不上窟窿。 还有西方的制裁也没停,累计都超 1.5 万项了,俄罗斯缺芯片、缺精密仪器,只能高价买替代品,企业成本高了,就没钱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之前中国对俄出口的机电产品占 66%,现在俄罗斯企业投资少了,这些高附加值的货自然卖不动,贸易额跟着往下走。 可能有人问,不是说本币结算都到 99.1% 了,北极航道也快了吗?这些确实是好事,但短期救不了急。 本币结算解决了换钱的问题,可俄罗斯人没钱、政策限进口,生意还是做不成。北极航道虽然省时间省运费,但现在货运量刚涨起来,还没法抵消汽车和工业品出口的下滑。 中国车企也在想办法,奇瑞用西方撤资的工厂搞组装,吉利在白俄合资生产,想绕开关税,但这都需要时间。 现在俄罗斯市场不仅有本土车抢生意,连丰田、现代这些西方车企都在偷偷回来,每月悄悄运几千辆车进去,中国车的压力更大了。 总的来说,这 9% 的贸易额下滑和 55% 的汽车出口下跌,不是两国合作出了问题,而是俄罗斯经济撑不住、政策护本土、加上外部制裁搅局凑在一起的结果。 之前那种爆发式增长本来就难持续,现在降温其实是回归理性,但这波下滑确实给做中俄贸易的商家浇了盆冷水,想缓过来还得等俄罗斯经济稳住,政策松一松,车企的本土化也得跟上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