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很多人忽视了,最近社会上出现了3个反常现象,释放的信号非比寻常。 高端酒市场,以前被捧上天的茅台都开始“掉价”了。10月28日,53度500ml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跌到了1690元,这是上市以来头一回跌破1700元大关,算下来今年累计跌了快23%。 前一天茅台刚换了帅,原董事长张德芹辞职,新上任的陈华压根没做过白酒生意,这波操作看得行业里人一头雾水。不光茅台,五粮液普五同期跌了18%,国窖1573更狠,跌了22%。 2025年双节期间整个白酒动销比去年差了20%,渠道里的库存还堆得老高,年底经销商要冲任务,只能咬牙降价甩货。说到底还是产能跟需求没对上,2024年茅台基酒产能都突破5.6万吨了,消费端增速却连5%都不到,加上新一轮反腐里央企商务招待标准降了,以前靠送礼撑起来的需求自然就凉了。 而手机圈,iPhone是真的卖不动了。苹果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一出来,中国区销量直接同比跌了18%,营收跟着少了120亿。北京三里屯苹果店以前排长队抢新机的场景不见了,经销商那边更头疼,iPhone 16 Pro的库存周转天数都超过40天了,比去年多了一倍还多。 有经销商吐槽,以前靠加价卖苹果能赚不少,现在不光加不了价,还得贴钱搞促销,有的地方买手机送耳机、送充电套装,照样没人买。反观国产手机倒是卖得不错,尤其是两千到三千元价位的机型,性价比一出来,不少苹果粉丝都转头换了国产品牌,毕竟功能差不了多少,价格却便宜一半。 有意思的是奢侈品市场,直接分成了“冰火两重天”。2024年贝恩咨询的报告里写得明白,珠宝、腕 表这些硬奢品类销量涨了12%,LV的经典款包包还是得排队抢,可成衣、配饰这些软奢就惨了,同比跌了8%。 上海恒隆广场里,买 Cartier 手镯的人照样排着队,隔壁某轻奢品牌门店却在打5折清货,店员说以前周末能卖几十万,现在一天卖几万都难。这届消费者精得很,知道硬奢还能保值,买的时候下手果断,那些溢价高又没收藏价值的轻奢单品,碰都懒得碰。 还有些人干脆转投二手奢侈品市场,2025年上半年二手奢品交易量涨了35%,毕竟花一半钱就能买到成色不错的正品,性价比实在太高。 这三个现象凑在一起其实挺说明问题的,不是大家没钱消费了,而是消费越来越理性了。以前那种“买高端就是有面子”的心态淡了,不管是喝酒、买手机还是买奢侈品,都开始算“实在账”:酒要喝着舒服的,手机要性价比高的,奢侈品要能保值的。 茅台的金融泡沫破了,苹果的品牌滤镜碎了,轻奢的虚火也灭了,说到底都是市场在回归本质。那些还抱着“高端就该贵”老想法的品牌,要是跟不上这波变化,迟早得被消费者抛弃。毕竟现在大家花钱的逻辑变了,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得花得值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