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经营面条店的父子俩,为了让面条、饺子皮以及馄饨皮看起来更鲜亮,韧性好,父子俩包面粉里加入了有害物质硼砂! 今年5月,上海浦东市场监督局的执法人员和民警一起,走进了一家开了数年的面条店。 这家店专卖面条、饺子皮和馄饨皮,每天早上七点刚过,门口就会围上不少居民——有人爱它的面条煮十分钟都不散,有人觉得馄饨皮筋道不易破,回头客从来没断过。 可当天执法人员却从店铺后院的储物架上,搜出了一袋标注“工业硼砂”的白色粉末,经称重还有2.43公斤,再检测待售的干面条和原料面粉,全都检出了硼砂成分。 这桩藏在“好口感”里的食品安全隐患,就这么被彻底揭开。 店主是林氏父子,父亲叫林某聪,儿子是林某。 后来调查发现,早在2020年,林某聪就为了让面条卖相更好、吸引更多顾客,动了“加东西”的歪心思。 直到去年7月,他干脆在网上买了硼砂,直接掺进干面条的制作里。 今年1月,林某聪把店铺交给儿子打理,可这添加硼砂的事儿没断,父子俩一前一后,一直做到了被查的5月。 算下来,从开始加硼砂到被抓,他们总共用掉的硼砂足有30公斤——这些有毒物质,全跟着面条、饺皮进了消费者的肚子。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硼砂是什么:它是正经的化工原料,平常只用在金属除垢、做消毒剂或者防腐剂上,国家早就把它列进了“食品绝对禁用名单”。 这东西对人的毒性一点不含糊,成年人只要吃1到3克,就会又吐又拉肚子,皮肤上还会起红斑; 要是长期吃少量含硼砂的食物,肝、肾这些器官都会慢慢受损。 可面对执法人员和后续的司法询问,林氏父子却满不在乎,说“最多就是有的人吃了肚子疼”。 更让人气不过的是,他们自己从来不吃店里的面条。 这事儿曝光后,法院很快就开了庭。 审理时法官明确,林氏父子在生产、销售的食品里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已经构成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最终的判决结果很明确:父亲林某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一年执行,还要交1万元罚金;儿子林某判了有期徒刑七个月,罚金5000元。 这样的处罚不算轻,说到底,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拿消费者健康换钱的黑心生意,必须付出代价。 网友们看到林氏父子的案子后,也都在分享自己的“避坑经验”: 有人说买面条别光看颜色亮不亮,要是煮半天都不烂,就得多留个心眼; 还有人提醒,鲜面条、饺皮这些容易被“动手脚”的食材,尽量选正规超市或者有资质的门店买。 大家还希望监管部门能多去小作坊、小摊位查一查,别让这些害人事再发生。 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买吃的时要是碰到价格特别便宜、卖相又过分好的,别忙着买,多琢磨琢磨; 真发现可疑的食品,赶紧打举报电话,别让更多人上当。 说到底,做食品生意的,靠的是街坊信任,要是像林氏父子这样藏着毒、掺着假,赚来的钱早晚要换成刑期和罚金。 而我们买吃的多一分小心,就是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一分保障——毕竟,舌尖上的安全,从来都不是小事。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