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马斯克在X上发文:「SpaceX将大力聚焦

梁鸿瑞 2025-11-06 12:39:32

2025 年 11 月 3 日,马斯克在 X 上发文:「SpaceX 将大力聚焦月球。」 SpaceX 早在 2021 年 4 月就拿了 NASA 的合约,要开发 Starship HLS,也就是人类登月系统,用来执行 Artemis III 任务,让美国太空人重返月球。合约金额 29 亿美元,如果达成所有里程碑,总金额可能达到 45 亿。NASA 已经付了 27 亿。SpaceX 拿了 NASA 的钱,答应要在 2027 年送人上月球,但关键技术还没搞定,而且进度落后。马斯克可以继续说月球是分心的东西,但 NASA 不这么想。 10 月 20 日,NASA 代理署长肖恩·达菲(Sean Duffy )公开发言。他直接点名,SpaceX 的进度落后,而美国不能输给中国。中国计划在 2030 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美国必须抢先。为了确保进度,肖恩·达菲宣布,NASA 将重新开放 Artemis III 登月器合约,让其他公司也能参与竞争。 这是一个非常强硬的讯号。NASA 基本上是在说,SpaceX 你不行,我们要找别人了。 谁是别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的 Blue Origin。就在肖恩·达菲发言后不久,NASA 证实,Blue Origin 也提交了加速登月的竞争方案。这两家公司的老板,马斯克和杰夫·贝佐斯,是出了名的对头。现在 NASA 要把马斯克手上的合约开放给杰夫·贝佐斯竞争,这对马斯克来说简直是挑衅。 马斯克的反应呢?10 月 21 日,也就是肖恩·达菲发言的第二天,马斯克在 X 上开骂。他骂肖恩·达菲是笨蛋,说他 IQ 只有两位数,指控他试图杀死 NASA。这就是典型的肖恩·达菲风格,直接、攻击性、完全不顾形象。 但骂归骂,问题还是要解决,SpaceX 面对的压力是多重的。 第一,商业压力。 29 亿的合约,已经拿了 27 亿。如果合约被取消或者被分给 Blue Origin,不只是剩下 18 亿拿不到的问题,已经拿的 27 亿也可能要被追究进度。而且星舰的开发成本巨大,SpaceX 自己负担超过 90% 的研发费用。没有 NASA 的钱,马斯克的开发会更困难。 第二,竞争压力。 杰夫·贝佐斯不是善类。Blue Origin 虽然进度比 SpaceX 慢,但他们财力雄厚,而且一直在等机会。现在 NASA 主动开门,杰夫·贝佐斯当然不会放过。如果 Blue Origin 拿到合约,SpaceX 在太空产业的主导地位会被挑战。 第三,政治压力。 美中太空竞赛已经变成国家层级的议题。中国在 2025 年展示了多款新型战机和太空载具,速度快得惊人。美国政府承受巨大压力,不能输。而 SpaceX 是美国太空计划的主力,如果连 SpaceX 都搞不定,美国真的会输。 这三重压力加起来,就是马斯克在 10 月面对的现实。他可以继续坚持火星梦,但如果因此失去 NASA 合约,失去政府支持,失去市场主导地位,那火星梦也只是梦。 10 月 30 日,SpaceX 正式回应。他们向 NASA 提交了一份「简化版」加速登月计划,承诺会「更快地让人类重返月球,同时提升太空人安全性」。语气比 Musk 个人的推文温和多了,这是公司正式声明,不是老板个人发泄。 然后到了 11 月 3 日,马斯克在 X 上发文:「SpaceX 将大力聚焦月球。」 SpaceX 官网也同步发布声明,强调星舰仍然是让人类重返月球表面最快的途径」。 这和 1 月的「月球是分心的东西」形成了鲜明对比。十个月前,马斯克说月球不重要。十个月后,SpaceX 说月球是重点。

0 阅读:0
梁鸿瑞

梁鸿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