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制见效!美国又一半导体巨头倒下,下一个轮到阿斯麦台积电?英伟达CEO黄仁勋

乐天派小饼干 2025-11-06 14:02:52

中方反制见效!美国又一半导体巨头倒下,下一个轮到阿斯麦台积电?英伟达CEO黄仁勋紧急发声:“我们已100%退出中国市场!伤害中国的政策,往往会更严重地伤害美国!” 十月底,欧洲芯片大厂意法半导体的股价突然大跌,同时在10月17日,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宣布,将慢慢退出在中国的数据中心业务,引发行业震动。 公司公布财报后,股价当天就暴跌,甚至出现触发熔断的情况,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半导体行业正在走向更不稳定的阶段,而这一变化的关键点,正是来自美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 这套政策越收越紧,不但让中国受到影响,也逐渐牵连到整个全球供应链。 美国原本希望通过限制来针对性打击某些企业,但多轮升级之后,禁令变成了范围很广的限制措施。 以英伟达为例,对中国市场的限制是逐步加码的,2022年10月,美国先禁止其高端的A100、H100芯片出口。 英伟达不得不推出性能较弱的A800、H800作为替代,但效果并不好,中国客户对替代品不满意,市场份额开始下降。 2023年10月,美国继续扩大限制,这些“特供版”也不允许出口,到2025年4月,连按照要求设计的H20芯片也被列入禁售名单,虽然之后又暂时放行,但已经足够打击信心。 政策影响最终都会体现在财务层面,英伟达为了规避禁令,投入大量研发资源设计特供芯片,但这些产品无法在中国销售,只能积压库存,因此损失达到100亿美元。 经过几轮封堵后,英伟达在中国的份额几乎降到零,这一次遭受冲击的不只是AI芯片。 而欧洲的光刻机巨头阿斯麦,虽然预计2025年仍有增长,但管理层承认,2026年将明显受到管制影响。 更麻烦的是,阿斯麦的EUV光刻机依赖全球配套,其中有些关键材料来自中国,比如氧化镥抛光液、钕铁硼永磁体等,中国是这些材料的主要供应来源,限制政策会直接影响整条链条。 在代工环节,台积电也面临两难,一边要在美国建厂应对政策,一边又担心被迫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如果处理不好,将同时承担成本上升和订单减少的压力。 同时,美国出台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增加企业成本,2025年,美国要求企业在使用芯片时必须满足国产与进口1:1的比例,不然将面临100%关税。 这直接让苹果、戴尔等品牌陷入供应链压力,而到了当年8月,美国进口商品整体关税率升至19.5%,是1933年以来最高水平。 半导体平均关税从2.5%飙升到21%,也就是说,企业要么花钱在美国建厂,要么花更高的代价进口,而美国本土的先进产能又并不充足,谁都难受。 行业投融资的态度也开始转向谨慎,意法半导体虽然嘴上仍说未来市场会恢复,但公司的行动却是缩减投资,将2025年资本支出压到20亿美元以下,这说明企业内部对行业前景不看好。 最具有长远意义的影响,是这轮政策无意间推动了中国技术自主,原本由英伟达掌握的市场空缺,正在被中国本土企业接替。 黄仁勋公开承认,中国已经推出性能接近H20的芯片,加上中国在科研领域也不断公布成果。 另外,中国在稀土方面的优势更是经过长期投入建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徐光宪团队就突破了稀土分离技术,打破了西方垄断。 综合来看,美国的这套管制政策已经开始反噬自身,一方面,它降低了本国和盟友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它逼迫中国加快自主技术的发展速度,反而缩短了中国和美国在高端芯片上的差距。 全球化时代,供应链互相依赖,试图通过切断对手的路线来保持优势,往往会让产业遭到整体冲击,等产业格局重新洗牌时,输掉的不止一方,而是整个行业。 信源:海峡新干线

0 阅读:50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