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出手修理荷兰了 商务部今天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对荷兰政府发出了明确警告:荷政

疾冰预防说 2025-11-06 15:03:31

准备出手修理荷兰了 商务部今天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对荷兰政府发出了明确警告:荷政府不顾中方多次在磋商中提出的合理诉求,没有展示出建设性态度和行动,且升级全球供应链危机,应承担全部责任。 这番表态,不是简单的外交措辞,而是一次罕见的公开敲打。要知道,在当前全球供应链紧张、大国博弈复杂的背景下,荷兰政府的行为不仅让中方不满,甚至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 荷兰的问题出在哪?一方面是对中国的合理要求不回应,另一方面却在关键领域持续配合一些限制性政策,比如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这些操作直接影响了中国产业链的稳定,也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本次商务部的回应主要针对,则是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的商业行为。 10 月 26 日起,荷兰安世半导体停止向位于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供应晶圆,荷兰安世半导体称此举是因为 “当地管理层近期未能遵守约定的合同付款条件”,但安世中国予以否认,称不存在违约行为,且荷兰安世半导体欠付 ATGD 的货款高达 10 亿元人民币。这一事件的背景是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 但这并不是个例,10 月 17 日,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宣布将限制半导体技术的出口,以保护国家安全,此次限制涉及先进的浸润式 DUV 光刻机,这是在美国的施压下进行的,目的是遏制中国的芯片产业向高端发展。 这种做法,在中方看来,明显是“背后捅刀子”,更关键的是,这种限制没有法律依据,全凭政治施压。 商务部这次没绕弯子,直接点名,而“应承担全部责任”这句话背后,其实是释放了一个清晰信号:中方已经不打算继续忍让,下一步很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 反制怎么来?商务部没说细节,但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一个意思:中国不是没牌打,关键看愿不愿意打。比如稀土,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如果真要动用这张牌,对荷兰的高科技产业将是实打实的冲击。 更深层的问题是,欧洲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正在发生分裂。德国、法国虽然也有分歧,但至少在沟通上还保留空间,唯独荷兰,仿佛带着点“初生牛犊”的劲头,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得特别快,也特别硬。 这次中国点名荷兰,其实不仅是对一个国家的回应,更像是向全球释放信号:不要低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不要以为“围堵”中国就能没有代价。 荷兰政府成了这场博弈中的“反面教材”,也说明一个现实:搞小动作可以,但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 而真正值得深思的是,中国这次没有直接上手,而是先给了最后一次提醒。如果荷兰依旧执迷不悟,商务部的“工具箱”迟早会打开。

0 阅读:149

猜你喜欢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