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不要迟疑,两岸统一加速,放弃幻想,迎接新时代毫无疑问,统一已经进入置顶选项,列入议事日程,九三阅兵之后,我们看到情况明显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以下明确的特点。 九三阅兵作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活动,不仅检阅了部队的现代化装备,更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决心。阅兵当天,天安门广场上45个方队通过,空中编队组成“80”图案,地面礼炮齐鸣36响,象征着从1945年到2025年的光辉历程。这场活动强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领导人检阅时重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阅兵后,大陆对台工作明显提速,统一议题从战略层面进入日常议程。岛内媒体报道显示,国民党内部开始讨论两岸对话的紧迫性,而民进党阵营则面临更大压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公报明确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目标任务。这次会议强调对台工作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中的战略定位,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以专章部署对台内容,贯穿融合发展主线。全会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这样的部署不是空谈,而是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相结合的具体路径。岛内舆论分析认为,四中全会为新时代对台工作开辟了广阔空间,强化了大陆在两岸关系中的主导权。统一进程的加速体现在制度保障上,公报要求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确保台海和平稳定。两岸经济合作的互利格局已基本形成,2008年至2016年的三通基础进一步扩展,台胞在大陆的投资兴业权益得到有力保护。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将指导未来五年对台政策的实施,推动更多台胞分享大陆发展红利。这样的逻辑清晰,统一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赢的必然选择。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4日表决通过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纪念活动。这标志着台湾光复80周年被赋予国家层面的正式纪念意义,体现了全体中华儿女的集体意志。光复纪念日的设立,顺应人民意愿,强化民族记忆,凝聚统一共识。岛内部分媒体指出,这有助于增进国家认同,避免历史被扭曲。 国家移民管理局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便利台胞来往大陆新政,自11月20日起,将可签发一次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口岸范围从58个扩大至100个。台胞无论从台湾直航还是经港澳外国来大陆,都可在这些口岸落地申请办理一次有效台胞证入境。 武汉大学与埃及本哈大学于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共同主办“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世界秩序、国际法与多边主义的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聚焦联大第2758号决议和战后国际秩序。近70位中外专家参与,分论坛讨论从开罗宣言到联合国宪章的演变,以及变化世界中的多边主义路径。研讨会强调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推动落实联合国未来契约。 新华社于2025年10月26日至28日连续刊发三篇署名“钟台文”的文章,第一篇《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详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与台湾问题的关联;第二篇《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列举台胞在大陆的权益保障和经济合作成果;第三篇《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强调统一是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章指出,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心灵契合。这样的系列发声,直击台独幻想,强化统一共识。 重庆市公安局于2025年10月28日发布警情通报,对“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涉嫌分裂国家犯罪立案侦查。沈伯洋通过建立“黑熊学院”等方式从事分裂活动,先前已被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并实施制裁。这样的司法行动,是落实惩治台独意见的具体举措,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岛内报道显示,沈伯洋的活动涉嫌煽动分裂,立案后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通过三步走路径——列入清单、依法制裁、立案侦查——坚决打击顽固势力。 两岸统一已进入新历史进程,大陆的组合拳举措层层推进,从制度到经济再到司法,逻辑严密、步步为营。岛内民众越来越认识到,放弃幻想才能迎接新时代,统一利好远超分裂风险。这样的变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国家战略。未来,更多台胞将分享复兴红利,两岸一家亲的温暖将取代隔阂。统一势不可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画卷,正等待两岸同胞共同绘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