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媒报道,如今为了替换运营商网络中的华为设备,德国将花165亿元购买诺基亚高通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06 15:24:11

有外媒报道,如今为了替换运营商网络中的华为设备,德国将花165亿元购买诺基亚高通或爱立信的通信设备,这笔钱由德国纳税人提供?   这笔替换账单的真实金额充满不确定性。行业估算其成本在25亿至30亿欧元之间,折合约200亿至230亿人民币。   这笔巨款从何而来,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德国政府并未计划像美国那样提供全国性的财政补贴。   高达数十亿欧元的成本将直接压向德国电信、沃达丰等运营商。德国电信已预计为此支出超过10亿欧元,西班牙电信也为其德国业务预留了3亿欧元作为损失准备。   这些成本远不止更换天线,还包括供电、软件及运维平台的系统性改造,成本的压力最终会向下传导。   德国电信已发出警告,若缺乏足够支持,可能会削减30%的5G扩建计划。   面对2025年可能触碰欧盟财政赤字红线的压力,德国政府最终或许需要动用基建资金或发行专项债券,将负担间接转移给整个社会。   财务的纠结之外,是难以量化的政治代价,德国联邦内政部长将此举定义为保护“商业的中枢神经系统”,意在回应欧盟超过十个成员国已采取的限制措施,并与美国的安全政策保持同步。   这让德国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处境变得极为复杂,德国官方反复强调其对华方针是“去风险,而非脱钩”。   然而行动上的压力已经显现。原定于10月24日的德国外长访华行程被推迟,德方还公开表达了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关切,显示出高层沟通中的微妙变化。   这种紧张气氛让德国产业界感到不安,中国市场是德国汽车与高端机械产业的重要利润来源,企业界普遍担忧可能出现的对等反制措施。   更重要的是,至今没有任何关于所谓“安全风险”的确凿证据被公开,这让德国的决策显得更加艰难。   所有的博弈都将落实到具体的网络运营层面,这场替换工程的技术挑战十分严峻。   政府给出的2026年底和2029年底两个时间节点,虽然与运营商的设备折旧年限大致吻合,但实际操作困难重重。   新设备的交付周期可能长达18个月,工程师需要重新培训,替换过程中甚至可能导致周边的“工业4.0”工厂网络中断。   这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未来网络效率的一场押注。华为设备以高性价比和低功耗著称,替换方案能否达到同等水平仍是未知数。   总而言之,德国的替换之路并非一个简单的决定。它是一次成本高昂、充满不确定性的战略调整。   分阶段的实施方案为政策的摇摆和折中留下了空间,但也预示着这场涉及财务、政治与技术的博弈,将是一条漫长且充满颠簸的道路。   有网友认为“德国不差钱!核电场都炸了,拆換电信设备更是毛毛雨。受伤的只是德国民众的钱包。”   还有网友认为“中国应该好好的研究一下问题出在哪里,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0 阅读:7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