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也“踢掉”了微软Office!因邮箱一度“被封”,决定改为开源替代品

探修説 2025-11-06 17:42:49

国际刑事法院也“踢掉”了微软Office!因邮箱一度“被封”,决定改为开源替代品openDesk 要是五年前有人说,国际刑事法院(ICC)会主动把用了几十年的微软 Office 给扔了,换上一套德国搞的开源系统,都没人带信的。 可现在 ICC 真就这么干了,而且压根不是因为微软涨价、性能跟不上,根子上就一个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顾虑:“咱吃饭的家伙,能让美国手指头一动就掐断吗?” 因为之前 ICC 的微软邮箱就真出过岔子 —— 突然就登不上了,邮件发不出去也收不到,虽说后来恢复了,但这事跟针似的扎在 ICC 心上。 要知道 ICC 管的是战争罪、反人类罪这类硬茬案子,前几年还调查过阿富汗战争里的相关指控,里头牵扯到美国的人,美国早就憋着火,哪能给它好脸色? 这时候谁都琢磨过味儿来:微软是美国公司,美国有个《云法案》摆在那儿,只要政府发话,微软就得把用户数据交出去,甚至直接封掉系统权限,根本没得选。 ICC 手里的案子个个敏感,万一哪天跟美国闹得更僵,美国真要动真格,一键掐断它的办公系统,正在审的案子、存的证据、跟各国的通讯全得停摆,这国际法院还怎么当? 这种 “命脉捏在别人手里” 的滋味,换谁都坐不住。 所以 ICC 挑来挑去,最终选了德国政府数字主权中心搞的 openDesk,这系统简直是冲着 “防掐断” 量身定做的。首先它是开源的,所有代码都存在德国的 OpenCoDE 平台上,谁都能看,根本藏不了后门,想偷偷留个 “开关” 给美国都没门。 更关键的是数据存哪儿 —— 全放在欧洲服务器上,受欧洲法律保护,美国的《云法案》再横,也管不到欧洲的地盘。 而且这系统是模块化的,文档编辑、视频会议、文件管理这些功能,是找了 8 家欧洲软件公司凑起来的,就算某部分出问题,换个组件就行,不至于一整套崩掉。 说起来这 openDesk 也不是刚出炉的新玩意儿,德国本土早就用开了,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海洋与水文局这些官方机构都在靠它办公,德国还计划到 2025 年底部署 16 万份许可证,可见靠谱程度。 ICC 选它,说白了就是图个 “自己说了算”,不用再看美国脸色,不用天天担心系统突然 “罢工”。 这事儿看着是换个办公软件,其实藏着大道理:现在美国的技术霸权真是越来越招人嫌了,以前大家觉得微软、谷歌这些东西好用就行,没多想控制权的事儿,可架不住美国总把技术当武器用 —— 今天能掐断 ICC 的邮箱,明天就能卡别的国家的系统。 ICC 这步棋一走,等于给全世界提了个醒:不管是国家还是国际组织,手里的 “工具” 得攥在自己手里,不然哪天被人釜底抽薪都没处说理去。 以前总说 “科技无国界”,可美国一次次用行动把这话撕得稀碎。现在 ICC 宁可折腾着换系统,也不愿再把命脉交出去,这本身就是对技术霸权的反击。 毕竟过日子也好,办大事也罢,自主权才是最踏实的底气,靠别人的东西撑场面,早晚得栽跟头。你说这 ICC 的选择,是不是挺清醒的?

0 阅读:0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