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刘震云的直白吐槽,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点外卖不如买只鸡,吃火锅够家用半月

百事开说 2025-11-06 20:32:36

北大才子刘震云的直白吐槽,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点外卖不如买只鸡,吃火锅够家用半月,一杯奶茶能换60个鸡蛋——对钱没概念的大方,从来都是认知不足的消耗。可生活里的“糊涂账”,何止藏在吃喝里?那些被我们随手花掉的“小钱”,正在悄悄掏空普通人的底气。 买一件网红爆款卫衣,跟风穿两次就厌弃,殊不知这笔钱,能买3件纯棉基础款,耐穿又百搭,撑过一整个春秋;囤一堆“9.9包邮”的小零碎,发卡、收纳盒、没用的装饰摆件,堆在角落落灰,可这些钱加起来,够交一个月的水电费,让家里的灯亮得更安心。 开一个视频会员自动续费,全年看不了3部剧,却忘了这笔钱,能给爸妈买两盒中老年钙片;跟风办一张美容卡,去了一次就嫌麻烦搁置,那些预付的费用,够买半年的新鲜蔬菜,让餐桌多几顿健康的家常菜。 刷直播冲动下单的“清仓好物”,收到货发现用不上,只能塞进衣柜底层;为了凑满减买的“凑单商品”,拆封后就再也没碰过——你以为是“捡便宜”,其实是给商家交了“智商税”,这些钱,本可以存起来当应急的零钱,或是给孩子买几本绘本。 更让人揪心的是,越习惯“随手花钱”的人,越容易陷入“钱不够用”的循环。他们总说“就花这一次”“小钱而已”,却看不见:一次99元的盲盒,能买10斤大米;一次199元的网红打卡,够买两袋面粉加一桶食用油;甚至连手机里每月自动扣费的5元、10元小会员,攒一年也够给家里换一套新的锅具。 刘震云说“越穷的人越是大方”,其实不是大方,是认知里没有“等价替换”的概念——不知道一杯星巴克能换一箱牛奶,不知道一次冲动消费能抵半个月生活费,最后只能在“赚得不多,花得不少”的焦虑里打转。 对钱有概念,从来不是抠门,而是懂“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的踏实。那些被你随手花掉的小钱,攒起来就是应对意外的底气;那些被你跟风浪费的开支,省下来就能让日子过得更从容。 别再用“小钱无所谓”麻痹自己,也别用“跟风消费”填补空虚。看清每一笔开支的价值,把钱花在实用的地方、值得的人身上,日子才不会在糊涂地浪费里,慢慢失去重心。

0 阅读:4
百事开说

百事开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