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今晚(11月6日晚)报道:“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表示,不再为过去几周

小冯看国际 2025-11-07 01:20:27

德国之声今晚(11月6日晚)报道:“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表示,不再为过去几周内在中国生产加工的产品提供质量担保。安世半导体荷兰方面周四(11月6日)宣布,不能再保证在10月13日之后在中国进行进一步加工的半导体是正品,并且符合质量要求。同时,安世半导体表示对解决这场危机持乐观态度。” --- 这场突如其来的质量担保危机,像一颗深水炸弹震撼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安世半导体在官网声明中坦承,自10月13日起,从中国工厂交付的产品真实性及质量合规性已无法保证。这家公司位于东莞的封测基地原本承担着全球约70%的封装任务,每年超过500亿颗芯片从这里流向世界。 冰冷的文字背后是企业治理的彻底失控。安世半导体透露,其在华实体已脱离公司治理框架,公然无视全球管理层的合法指令。公司印章被擅自占用,未经授权的银行账户被秘密开设,客户被要求将款项汇入这些陌生账户。这些异常情况描绘出一幅企业内部陷入混乱的惊人图景。 供应链的断裂来得又快又猛。10月29日,安世半导体被迫暂停向中国工厂直接供应晶圆,直接原因是中国方面拒绝支付晶圆款项。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这场控制权争夺战中的又一个关键战场。 这场危机早已超越了商业范畴,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荷兰政府以知识产权安全为由接管公司,中国则以出口管制作为回应。美国适时暂停了“穿透规则”一年,暂时缓解了部分压力。地缘政治的微妙平衡在这家芯片企业的命运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欧盟委员会对局势缓和表示欢迎,这毫不令人意外。欧洲汽车产业的心脏随着每一颗延迟交付的芯片而悸动,供应链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让整个行业窒息。Stellantis集团CEO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我们的行业体系毫无自主性可言。” 在这场混乱中,人事任免的传闻不胫而走。安世半导体明确否认张学政恢复CEO职务,同时强调公司战略决策仍需获得荷兰政府批准,这种状态将持续整整一年。权力真空让这场危机变得更加复杂难解。 对于成千上万依赖安世芯片的下游企业来说,这份声明等于正式的不可抗力通知。汽车制造、电子产品,无数工厂的生产线正等待着那些困在东莞的芯片。没有人知道等待会持续多久,也没有人知道解禁后的芯片是否还值得信赖。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脆弱性在这一刻暴露无遗。当政治力量强行改变商业规则,质量的确定性竟成了最早的牺牲品。安世半导体试图安抚市场,强调其在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工厂仍在正常运营。但这能否弥补中国工厂留下的巨大空缺,仍是一个未知数。 芯片虽小,却承载着现代工业的命脉。安世半导体的质量保证声明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化背景下技术主权重构过程中的裂痕与阵痛。在质量不确定性背后,更大规模的产业重构或许才刚刚开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小冯看国际

小冯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