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9月表示,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11-08 13:50:39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9月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因为这个是属于他们的“国内事务”。但是,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 9月,美国官员贝森特的一番表态,把全球能源贸易里的“霸权双标”扒得明明白白。 同样是购买俄罗斯石油,中国的行为就被定义为“国内事务”,美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印度做同样的事,却被要求欧洲加征关税,这操作真是让人看不懂。 要搞懂这背后的门道,得先看看各方的贸易底细。 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同比涨了12%,占总进口量的19%,这些石油大多通过中俄东线管道和北极航道运输,稳定支撑着国内经济运转。 印度更猛,同期俄油进口增幅高达40%,巅峰时每天能买208万桶,占进口总量的35%,但它买了不是全自己用,而是炼制成柴油、航煤后高价卖给欧洲,三年就赚了250亿美元。 可美国自己呢?一边施压别人,一边悄悄增加俄油进口,2025年同比涨了12%,炼制成成品油后又转手卖给欧洲,赚得盆满钵满。 欧洲的处境更有意思,俄乌冲突前一直买俄罗斯的便宜石油,现在被美国逼着买高价LNG,每艘美国LNG运输船到港一趟就能赚1.5亿美元,能源成本翻了一倍多。 其实啊,美国对中国“网开一面”,根本不是心善,而是真没辙。 中国的能源进口早就实现了多元化,除了俄罗斯,还从沙特、伊拉克、巴西等国进货,就算美国施压,也改变不了中国的采购策略。 更关键的是,中国是美国很多行业的重要市场,从农产品到高端设备,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消费者,要是因为石油贸易加征关税,中方反制起来,美国自己得吃亏。 中国的能源供应链也够硬,中俄东线管道每天能输油130万桶,北极LNG项目稳定供气,美国想卡脖子都找不到地方。 可对印度,美国就敢随便拿捏了。 印度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高,出口的纺织品、电子产品很多要靠美国市场消化,美国一加关税,印度的出口生意就受影响。 加上印度买俄油再转卖欧洲的操作,刚好被美国抓住把柄,直接把关税加到50%,说白了就是捏软柿子。 最让人不齿的是,美国把欧洲当成“冤大头”和“工具人”。 它逼着欧洲制裁俄罗斯,自己却趁机抢占欧洲能源市场,2025年上半年欧洲自美进口LNG增幅达35%,美国成了欧洲最大的LNG供应国。 欧洲也不是傻子,德国工商会直接说,要是给印度加税,汽车行业就得裁3万人。 欧盟外交官私下都在吐槽,说美国自己打贸易战没讨到好,让欧洲冲上去当炮灰,所以表面上跟美国商量,暗地里都在拖时间。 印度这会儿真是骑虎难下,嘴上骂美国双重标准,实际却不得不把俄油日采购量从180万桶降到140-160万桶,谁让自己没实力硬刚呢。 这种区别对待,本质上就是美国的霸权逻辑:实力强的它不敢惹,实力弱的就随意拿捏,盟友也能当成牺牲品。 在全球化时代,能源贸易本应靠市场规则和互利共赢,可美国偏要把它当成地缘政治的工具,想让谁赢谁就赢,想让谁输谁就输。 可时代早就变了,欧洲不再一味听话,印度吃了亏也会反思,越来越多国家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 中国之所以能不受胁迫,就是因为把自己的事做好了,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市场和稳定的供应链,这才是硬底气。 美国这种“看人下菜碟”的霸权做法,终究会失去人心。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331

猜你喜欢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