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行为其实比欧洲对俄罗斯的做法还要严重。欧洲冻结俄罗斯的资产,目前也只是敢动

当永安 2025-11-08 14:15:40

荷兰的行为其实比欧洲对俄罗斯的做法还要严重。欧洲冻结俄罗斯的资产,目前也只是敢动用冻结资产的收益,从不敢直接动用本金。但是荷兰这次却是直接劫夺了我们中企100%的全资子公司。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安世半导体在荷兰设厂、雇本地人、缴税贡献,一切照章办事。可现在,荷兰突然宣布,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安世在当地的资产,理由含糊不清,手段粗暴直接。 “国家安全”四个字,成了当今西方最万能的挡箭牌。芯片?国家安全。5G?国家安全。电动车?国家安全。现在连普通的半导体代工企业也能被贴上这个标签。 这逻辑要是成立,那全世界任何一个中企在国外投资,都可能随时被一纸命令没收。真要这么搞,全球投资还有什么规则可言? 荷兰的这波操作,其实是把国际经济秩序往回拉了三十年。直接回到“丛林法则”时代。谁拳头硬,谁就有理。 可问题是,他们忘了,现在中国不是当年的“代工厂”了。你劫走一家半导体企业,看似“出了一口气”,实则是自己往死胡同里钻。你以为别人不报复?那才是真天真。 其实,荷兰这一出,背后多半少不了美国的影子。最近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愈演愈烈,从芯片、设备、软件到新能源,几乎全线封锁。 而荷兰是欧洲唯一能生产高端光刻机的国家。ASML的所在地。美国早就要求荷兰配合对中国的出口限制,现在又借“国家安全”这把刀,让荷兰出面动手,既能试探中国反应,又能掩护美国自身。 但这次不一样。安世半导体可不是“部分股权”或者“外资参股”,而是100%中方持有。也就是说,荷兰接管的,不是一个合资项目,而是彻底的中企资产。这相当于强占私人财产,连掩饰都不掩饰。 性质比欧洲冻结俄资产严重得多。因为俄资产是“冻结”,还有复活的可能;而安世这一刀下去,是“掠夺”,直接变国有。那可真是,钱没了,名字也没了。 很多人说,这是不是单纯针对中国?答案很明显。欧洲企业哪怕在中国遇到再多政策调整,也从未被无故“没收”。 中方对外资历来讲规则、讲契约,但欧洲这边却反手玩起“国有化”,那就真是“吃相难看”了。尤其是荷兰这种国家,一边喊自由市场,一边干打土豪分田地的事,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双标艺术”。 更可怕的是“破窗效应”。荷兰这一开头,等于告诉其他国家:对中企动手,不需要理由,有个“国家安全”就行。 那接下来呢?德国、法国、意大利要不要跟进?如果真形成连锁反应,那中国企业在欧洲几十年的信誉、投资、产业链都要被打回原点。 你想想,一个企业投几十亿欧元建厂、雇上千人、拉动地方经济,最后被一句“安全风险”抹掉,这还怎么敢投资?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中国必须反击。不是为了这家企业,而是为了规则的底线。 否则,其他国家看见荷兰这么干没事,下一个就可能是德国、英国,甚至加拿大。国际经贸的信任体系就是这么崩的:一旦有人先砸窗,后面就没人再怕风。 到那时,不光中企在欧洲没法混,连欧洲自己的投资者也会跑光。因为他们也会意识到原来“法律保护私有财产”只是写在纸上的童话。 中国的反制方式其实可以有很多。外交层面可以提出严正交涉,经济层面可以针对荷兰在华企业开展“对等调查”。 荷兰企业可不少在中国市场吃红利,从芯片设备、农业技术到物流贸易,要真较起劲,中方的筹码一点也不少。 尤其是中国市场的体量,足以让荷兰痛上一阵子。别忘了,中国是ASML最大的单一市场,一旦中国有动作,荷兰那点经济体量根本吃不消。 还有一点,荷兰这波操作看似强硬,其实是自毁信誉。你看,现在全世界都在讲供应链安全、讲产业多元化。 可是荷兰这样搞,等于亲手把自己从“可靠伙伴”的名单里划掉。以后谁还敢信任你?连中企都能随便抢,那欧美其他投资者就更没安全感了。资本可不讲情怀,只要觉得不安全,它立刻就跑。 说到底,这不是荷兰和中国的事,而是整个西方世界的“规则危机”。他们一边用嘴巴讲自由,一边用手去掏别人的口袋。当规则只为自己服务的时候,所谓的“秩序”就不复存在了。 欧洲人可能还没意识到,他们自己也会被这股风反噬。因为一个不讲规则的世界,最终谁都不安全。 荷兰这次真是玩大了。为了讨好美国,得罪中国,又失去国际信誉。可以说,一步错,满盘输。 更讽刺的是,荷兰当年以贸易立国,如今却沦为掠夺别国资产的“现代海盗”。时代变了,但贪婪的逻辑没变,只是从大航海的船舱,换成了半导体工厂。 结局很可能是这样中国不会退让,反制会来得又快又准。而荷兰到时候才会发现,抢来的不是财富,而是麻烦。 这个世界的规则,是大家一起守出来的,不是靠谁抢得狠、谁就有理。等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估计安世早已不再是新闻,而成了一个写进教材的反面案例。

0 阅读:0
当永安

当永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