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7年,68岁的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感谢他侍候了自己20年,便拿来一块好布料说:“32年后,做一件百寿衣吧。”宋濂感动得老泪横流。岂料不到3年,朱元璋就不远千里地将人召回,还送了他一件囚服 在明朝开国初期,一位六十八岁老臣宋濂终于从朱元璋身边退休,皇帝亲赐一块上等布料,让他三十二年后做寿衣,表达二十年侍奉的谢意,这让宋濂感动落泪。 可谁知短短三年后,风云突变,朱元璋竟派人千里召他回京,还扔来一件粗陋囚服,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帝王心机和朝堂暗流? 洪武十年,宋濂六十八岁了,身体不行,头发白了,向朱元璋请辞回老家。朱元璋同意了,还赏了块上等云锦布料,让他留着三十二年后做百岁寿衣,这算是一种认可二十年效力的方式。 宋濂带布回家,放到盒子里天天看,觉得这是皇帝念旧情的表现。回金华后,他过上普通老头的生活,种梅树,教村里小孩读书,下棋喝茶,写回忆录,从不议论朝廷事。儿子宋璲问起南京情况,他总回避,说皇帝是明君,大家过好日子就行。 这三年他挺安稳,每年还去京里拜见朱元璋,保持联系。但朝堂上风向在变,朱元璋越来越猜忌老臣,怕他们威胁皇权。宋濂以为退休就安全了,其实不然。他跟胡惟庸没深交,可孙子宋慎在礼部当官,和胡家有点来往,这就埋下隐患。 1380年,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这案子像野火一样烧开,株连上万人,从大臣到地方官,只要沾边就倒霉。胡惟庸是朱元璋亲手提拔的淮西人,本来管政务,可朱元璋觉得他权太大,找借口除掉,顺带清算老派系。 案子扩大后,宋濂的孙子宋慎因为和胡惟庸儿子吃过饭,就被抓了进去。消息传到金华,宋濂被官差押回南京,直接关进天牢,还发了件粗麻囚服。历史事实是,这囚服象征耻辱,和三年前的云锦形成鲜明对比。朱元璋没见他,就把他扔牢里审。 朝臣都知道宋濂冤枉,但他没实锤证据谋反,只是亲属牵连。朱元璋借这案子杀了不少人,包括李善长等开国功臣,总数达几万。宋濂作为文臣,本来不该卷入,可帝王猜忌无底线。 宋濂入狱后,没人敢帮他说话,大臣们自保都难。只有马皇后出面劝朱元璋,说宋濂教太子多年,人忠厚,不该株连。朱元璋不听,马皇后就绝食抗议。太子朱标也求情,甚至哭闹。朱元璋最后松口,免宋濂死罪,改全家流放茂州,今四川茂县。 宋濂七十一岁,从南京出发西行,路远山高,天气冷,他身体弱,很快就病了。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就撑不住,死在路上,1381年五月,享年七十二。朱标听说后,派人把灵柩运回金华埋葬。朱元璋默许,还把那块云锦送宋家,当最后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