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杨帆”级驱逐舰的舰桥宽度达到了26米,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很

唉嘿嘿 2025-11-08 18:14:26

最新消息显示,“杨帆”级驱逐舰的舰桥宽度达到了26米,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对这组数字没什么直观概念。实际上,与现役055型的20米舰桥相比,杨帆级足足超出6米。如果不是航母,谁敢这么做呢?有人说,空间大无非能多装管理员,或者多点宽敞走廊。但稍微琢磨下,这一步未免太激进了点。 一开始有人觉得它就是个加大号“升级版”,按原有模式直接拉长拉宽。其实,事情全没那么简单。细节逐步浮现,规则已不是原样。舰桥布局、雷达阵面、动力配置,不止是多了几块铁板。 根据资料,雷达阵面缩小了。这看上去像是退步。仔细看技术报告,却发现它用了新一代氮化镓材料。业内人士表示,氮化镓雷达体积小,感知力却远超上一代。小眼睛看得更远,对低空目标防护能力提升不少。这个技术,是不是有点不真实? 有人说动力系统变化更夸张。传统驱逐舰推进系统侧重速度和稳定性,但这艘船,核心“心脏”据说直接切换到了更高功率,静音降耗一锅端。没错,数据展示了同等排水量下能源冗余提升了30%以上。有人质疑这数据没用,哪能一锅端,但海军装备研究院已走到实验四期,部分试验结果已在专业期刊发布,应该不是假消息吧。 再看垂发单元,早年055已是全球驱逐舰里顶格配置,112个发射单元。杨帆级拿出了160发的方案,而且两侧还多腾出了多功能机库。这个配置还叫“驱逐舰”吗?一台平台包办指挥、防空、反潜、对地打击,等于是移动堡垒。“超级充电宝”加参谋长,还不是夸张。加点情绪化,有点像一个团队里既能带兵冲锋,又能站在后台出主意的综合角色。 有人质疑,超大平台是不是资源浪费?毕竟,面积大并不等于作战力高。有军事分析师直言,杨帆级的创新不止于体积,更在于系统多元融合,像把传统驱逐舰、轻型巡洋舰与新技术实验平台全揉在一起。各国海军肯定也注意到了,但大部分舰队仍在传统升级——多装几枚导弹,多加一层甲板,这思路是差得远? 再说回我们自己,从052C到055,一路追赶。有人会觉得现在还没轮到创新。可事实是,杨帆级的思路更像是直接关掉教室,重新开张一个新考场。是不是不合常理?未必。有人说太过冒进,有人却觉得就是应有之举。历史上也有过类似案例,像苏联台风级核潜艇,体积远超同类,结果技术走在最前。 要看装备下水那天,肯定会有人质疑规则合理性,会有人质问到底啥叫“上限”。 到时候世界估计还得重新写一遍教科书。 讲了这么多,究竟大舰真的有用吗?还是说面子工程? 到底是技术爆发,还是资源变相浪费,这事以后还说得清楚吗? 我们都在等杨帆级正式服役。等看见新船下水,选手们都准备好了?你觉得,一艘船能否改变一支舰队的未来?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唉嘿嘿

唉嘿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