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1月8日报道:“中国谴责日本授予台湾原驻日代表谢长廷勋章,日本外务大臣回应。关于日本政府向台湾前驻日代表谢长廷授予勋章一事,中国方面质问日方‘到底想借此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什么信号?’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为此,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回应称:过去也有过多起类似的授勋事例。此外,我国在与台湾关系方面的基本立场,依然与1972年的《日中联合声明》一致,并没有任何改变。” 很多人可能觉得授个勋章而已,至于闹这么大吗?但真要细看,这事一点都不简单。勋章在外交中不仅是荣誉象征,更是一种政治表态。 尤其是在台海局势敏感的大背景下,任何涉及台湾的国际动作都会被放到显微镜下审视。 谢长廷是谁?他并非一般台籍人士,而是长期在政治立场上有“台独”倾向的公众人物,他担任所谓的“驻日代表”时,多次公开发表挑动两岸对立的言论。 日本政府选择在他卸任之后授勋,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容易被理解为对他政治立场的某种默许乃至支持。这种做法,怎么可能不引起中国方面的高度敏感? 中国政府之所以坚决反对这件事,根本原因在于它触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这条底线不是某种外交修辞,而是中日关系的基本政治共识。 回头看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的内容,日本明确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且充分理解并尊重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这几十年来,虽然日台之间私下互动不断,但至少在明面上,日本政府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对华承诺,不越雷池一步。 而如今,向一个“台独”代表授勋,怎么看都像是把过去的模糊空间硬生生往前推了一步。 有意思的是,面对中方的质疑,日本外务大臣的回应并没有正面解释授勋的动机,只是说过去也曾有过类似的情况。这 种说法听上去像是在说“之前做过这事儿,现在再做也没问题吧?”但问题是,外交不是做菜,不能因为加过一次糖就能一直甜下去。 过去的错误不代表现在可以照搬重复,更不能作为继续试探底线的理由。更何况,现在的台湾问题早已不同以往,局势更加复杂,国际关注度更高,日本每一个动作都会被放大解读。 至于日本强调自己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那就更耐人寻味了。如果真没变,那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授勋?如果真遵守《日中联合声明》,那为何不尊重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嘴上说“立场相同”,行动上却不断试探,怎么看都像是“说一套做一套”。 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中日之间的政治互信,也让人对日本政府的外交诚意产生了质疑。 中国方面的反应之所以强烈,不仅是针对这一次授勋,更是对当前国际社会某些势力在台湾问题上频频试探的警告。 中国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推进祖国统一,但这绝不意味着对外部干涉可以坐视不理。任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都会遭到坚决反对。 这不仅是因为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感情的核心所在,容不得半点含糊。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中日关系本应在稳定的大框架下持续发展。两国经济高度互补,民间交流频繁,在很多全球性议题上也可以找到合作空间。 但这些都要建立在相互尊重政治底线的基础上。如果日本一方面强调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却在台湾问题上频频“踩线”,势必会影响双边关系的整体氛围。这种得不偿失的做法,恐怕也不是日本大多数民众所希望看到的。 这次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台湾问题绝不是单纯的地区事务,而是牵动中日、中美乃至整个亚太格局的关键议题。 每一次外部势力的介入,都会对局势产生连锁反应。而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是任何人都不应低估的。 日本要真想在东亚扮演一个有责任的大国角色,就必须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而不是一边打着“友好”的旗号,一边在背后搞小动作。 说到底,一个勋章的背后,折射的是中日关系的微妙变化,也是当下国际博弈的一个缩影。这不是简单的“外交礼仪”,而是一场关于原则、立场与尊重的现实较量。 希望日本方面能真正理解中国的关切,拿出应有的政治智慧和历史责任感,别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毕竟,长期稳定的中日关系,才是两国人民真正的共同利益所在。 对此,你怎么看呢? 素材来源:日本政府向谢长廷“授勋”,外交部质问:意欲何为? 2025-11-06 16:09·观察者网

镜大海
下次解放台湾时如果日本搞事就灭了日本吧,新仇旧恨一起算清楚来个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