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据官方媒体报道,中国最新一艘航空母舰“福建”号在完成广泛的海试后正式服役。专家表示,这艘航母将有助于中国这支已经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军进一步拓展其在本土水域以外的影响力。 说起中国海军这几年来的变化,福建舰的入列绝对是个大事件。11月5号,这艘大家伙在海南三亚的海军基地正式加入现役序列,官方媒体很快就放出了消息。整个过程从下水到服役,花了三年多时间,这在航母建造史上算得上高效了。福建舰是咱们第三艘航母,前两艘是辽宁舰和山东舰,它们都是滑跃起飞的常规动力型,而福建舰不一样,它用上了电磁弹射系统,这是中国自己搞出来的技术,标志着海军装备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排水量八万吨,长度三百一十六米,舰载机能带六十架左右,包括歼-15改进型、歼-35隐身机,还有预警机和直升机。舷号十八,名字取自福建沿海省份,挺接地气的命名方式。 福建舰的建造过程没少费功夫。2022年6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那时候就引起全球热议,因为它是第一艘平直甲板加电磁弹射的设计。之后进入舾装阶段,装设备调试了好几个月。2023年底开始系泊试验,测试电力和动力系统,那时候上层建筑就被烟熏黑了好几次,证明辅助动力在跑。真正出海海试是从2024年5月1号启动的,第一次就跑了八天,主要查动力和电力稳定性,回来后一切正常。接着是第二次,五月底到六月初,二十天,焦点在航行性能上。第三次七月,三周多,测试极限转弯和稳定性。第四次九月,十八天,电力系统加压测试。第五次十一月,十七天,开始舰载机触舰复飞。第六次跨年,十一天下水。第七次今年三月,十五天,重点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第八次五月,管制长江口水域,估计是收尾验证。总海试时间加起来一百一十一天多,比山东舰的八十四天长,比法国戴高乐号的八十七天也多。这么密集的节奏,说明技术成熟度高,没出大纰漏。海军新闻发言人冷国伟11月8号在发布会上说,入列后还会继续试验验证,不久满编上舰,常驻三亚军港。 中国海军现在舰艇总数四百多艘,稳坐世界第一宝座。福建舰入列后,直接进入三航母时代,辽宁舰主力训练,山东舰远海部署,福建舰负责新技术验证。一艘修、一艘训、一艘备的模式,能让舰队保持高出动率。过去十年,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护航,驱逐舰、护卫舰下饺子一样,055型万吨大驱、052D型,配上福建舰的空中力量,编队作战能力上台阶。电磁弹射这块,关键是中压直流电力系统,马伟明院士团队的成果,能支持高功率输出,每四十五秒弹一架飞机,比美国福特级的六十秒快。舰载机方面,歼-15T是弹射版,歼-35隐身型能带远程打击,空警-600预警机覆盖五百海里,还有直-20反潜和攻击-11无人机。这样的配置,作战半径两千海里,够覆盖西太平洋热点区。 从国际角度看,福建舰的服役让印太地区海军格局更复杂了。美国海军规模虽小,但训练强度和全球部署是优势,尼米兹级和福特级加起来十一艘航母,体系化强。专家估算,福建舰航空作战能力相当于尼米兹级的六成,主要是电磁系统和舰载机成熟度还需时间磨合。但中国海军总吨位已超美军,远洋投射能力在追赶。彭博社报道说,这增强了北京在印太的海军力量,美国越来越担心中国姿态强硬。CNN提到,中美海军竞争激烈,福建舰加入后,联合演习会增多。纽约时报直言,这是挑战美国在亚太海上霸权的步骤。周边国家反应不一,日本和菲律宾警惕南海巡航,印度关注印度洋部署。俄罗斯媒体倒挺积极,说这对多极化有好处。 说实话,海军扩张不是为了惹事,大家都知道中国强调防御性战略。国防部发言人反复说,武器装备发展不针对任何国家,目的是维护海洋权益。福建舰的实战能力还得几年打磨,入列不等于马上上战场,得满编训练,舰员适应电磁操作。比起硬件,软件更关键,海军从辽宁舰时代学起,现在飞行员小时数上万,指挥链条顺畅。国际上,美国海军预算虽高,但福特级电磁系统早年出过故障,延误服役。中国这回一步到位,省了不少弯路。专家宋忠平分析,福建舰帮海军从本土水域外扩展影响力,主要在南海和东海常态化巡航,护航亚丁湾,参与多国救援。2026年可能跟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出第一岛链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