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刚上任没几天,就把话放得比谁都狠。她公开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封锁台海”,那将是日本的“生存危机”,日本可能会出手应对。 这一番话在日本国内都引起了不小争议,连日本自己媒体都开始提醒她注意言辞。但她反而一副不屑的样子,说“事实清晰,无需回避”。 不少中国网友看到这番言论后,反而乐了,留言里满是“太好了,日本你再狂一点”的调侃。一边是她的强硬表态,一边是网友的“求你别光嘴硬”的期待,整个舆论场充满了戏剧感。 其实这场风波的背景并不复杂。从日本防卫省最近几年发布的《防卫白皮书》来看,日本对台海局势的关注越来越高,几乎每年都在强调“台湾局势稳定对日本安全的重要性”。 说白了,日本早就把台海问题当成了自己的“战略议题”,只是以前说得含蓄,现在高市早苗直接摆上了台面。 她的这番话虽然不是日本政府的正式立场,却也不算完全意外。只是没想到,她刚上任就敢直言,这种“急先锋”式的表现,连不少日本国内政客都觉得有些太猛。 但话说回来,她的“狠话”真有那么大分量吗?别看她现在是“国家安全保障局”的一把手,可她并不是首相,也没法拍板决定日本是否“军事介入”。 更何况日本宪法第九条早就写得明明白白,原则上放弃战争权利,连集体自卫权都争论了几十年。所以,就算她再强硬,也最多是喊喊口号而已。 而且日本的自卫队虽然装备精良,但在地缘上夹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真动起手来,首先顾虑的还是国内经济、民众安全和美国的态度。 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国了。台海局势升温,美国是最大的外部推手,日本的所谓“安全忧虑”其实也是在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说辞。 去年美日联合军演中就已经开始模拟“台海有事”的场景,日本甚至让宫古岛、冲绳岛进入高度警戒状态。高市早苗的发言,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日本进一步“军事正常化”铺路。 包括她之前推动的“强化反击能力”,就是在为日本自卫队提供更多主动打击的可能性。这些看起来是“防御性”准备,实则已经逐步在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 而网友之所以会在她发言后“高兴坏了”,其实也不是因为她说得多硬,而是她的言论太过激进,反而让人觉得不靠谱。你说台海是你日本的“生存危机”,那是不是中国统一自己的领土。 也得先看你日本的脸色?这种逻辑一听就不通。再加上中国早已多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外部势力干涉。 日本如果真的干预,不仅是新仇旧恨,历史问题也会被重新翻出来。从甲午战争到二战投降,日本在中国留下的伤痕,中国人记得一清二楚。 更有意思的是,高市早苗的言论出来后,日本国内媒体普遍持保留态度,不少人提醒她“发言需谨慎”,还有人担心这种言辞会恶化中日关系。 这说明她的强硬并不是日本政府的共识,而更像是她个人的政治投机。在日本政坛,右翼政治人物往往靠“逞口舌之快”来刷存在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前首相安倍晋三也曾发表过类似论调,但都远比她谨慎。现在她刚上任就直接放狠话,显然是想在政坛快速打响名号。 不过,中国也不是听风就是雨的国家。对这种“嘴上动手”的挑衅,中国的态度一直是冷静、理性但绝不退让。不管是谁出面说三道四,中国统一台湾的决心不会改变。 如果有人觉得可以靠几句狠话吓退中国,那才是真的想多了。而且从国际社会来看,越来越多国家对一个中国原则表示支持,这才是主流声音。 日本如果一意孤行,只会让自己在地区合作中更加被动。最后不得不说,高市早苗这次“出圈”,其实更像是一场高调的“政治秀”。 她的言论虽然在网上掀起了热度,但真正影响政策的,还是日本政府集体决策。而网友们的反应,其实正说明一个现实:喊得越响,越容易让人觉得虚。 与其打嘴炮,不如看看自己国家能不能承受得起“出击”的后果。在这场关乎地区和平的大棋局中,谁是搅局者、谁是稳定器,时间会给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