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万志愿军被美军包饺子,一向淡定自若的彭老总心急如焚连忙向毛主席求

尔说娱乐 2025-11-11 09:27:07

1951年,10万志愿军被美军包饺子,一向淡定自若的彭老总心急如焚连忙向毛主席求助。毛主席苦思3小时,当即下达8字命令。众将一听都懵了,彭老总却直呼高明。 主要信源:(读书周报——朝鲜战争中彭德怀收到了一封电报,随后志愿军便消失在群山之中……) 1951年5月初的一个深夜,北京中南海丰泽园内灯火通明。 毛泽东主席站在巨幅朝鲜地图前,手中的红蓝铅笔在第九兵团被围区域画了一个醒目的圆圈。 前线传来的战报显示,美军已完成对宋时轮部十余万将士的合围,形势万分危急。 作战室内烟雾缭绕,毛泽东连续三个小时凝视着地图,不时用铅笔测量着各部队之间的距离和位置。 桌上摊开的电报纸上写满了各种作战方案,但都被他一一否定。 凌晨三点,毛泽东忽然放下铅笔,对值班参谋说出八个字: "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这个看似违背常理的决策,让作战室的参谋们都感到震惊。 但毛泽东指着地图详细解释说,如果按常规派兵解围,正好落入敌军设下的包围圈。 相反,如果被围部队主动进攻,外线部队同时向敌军纵深突击,反而能打乱美军的部署。 命令传到志愿军司令部时,彭德怀总司令正在为解围方案焦头烂额。 司令部里气氛凝重,参谋人员来回穿梭,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当彭德怀看到毛主席的八字方针后,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他立即召集各兵团指挥员开会,重新调整作战部署。 会议持续到天亮,最终确定命令第三兵团向西线美军侧后迂回,第19兵团向议政府方向突击。 同时要求被围的第九兵团化整为零,多路突围。 战场上的志愿军将士坚决执行了这一出其不意的战略。 第九兵团各部队在夜色掩护下迅速改编为营、连规模的突击群。 战士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崇山峻岭间穿梭。 他们时而分散渗透,时而集中突击,像一把把尖刀在美军的包围圈上撕开了多个口子。 外线的志愿军部队也同时发起猛烈攻势,炮火映红了夜空,迫使美军不得不分兵应对。 毛泽东的这个决策,建立在他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上。 通过分析前线传回的情报,他发现美军虽然完成了合围,但兵力分散,防线存在多处薄弱环节。 如果被围部队集中兵力向一个方向突围,很可能遭到美军重兵阻击。 但若是多路同时突围,反而能让美军首尾难顾。 这一战略思想体现了他对运动战精髓的深刻理解。 事实证明这个决策完全正确。 5月7日黎明,战局出现转机。 第九兵团主力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终于突出重围。 战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士气高昂。 至5月10日,战役基本结束,志愿军不仅成功化解危机,还重创美军多个师团。 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士气。 这场战役的胜利,充分展现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 在危急关头,他能够打破常规思维,做出看似冒险实则精准的决策。 这种战略眼光和决断力,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典战例。 战后总结时,彭德怀特别提到,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的八字方针,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这个决策不仅挽救了一个兵团,更重创了美军的战略企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战役的细节可能逐渐被人淡忘,但毛泽东在危急关头表现出的战略智慧和决断勇气,将永远载入史册。 这三个小时的深思熟虑,这八个字的精辟决策,成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范例。 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顽强,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高超军事指挥才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