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复刻”爆燃场景,小米SU7召回超11万辆!辅助驾驶安全该怎么看? 小米汽车SU7 小米汽车出事故 小米汽车危害 小米汽车突然启动大规模召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告显示,小米将紧急召回2024年2月至2025年8月生产的116887辆SU7标准版,这一数量占到该车型总销量的近30%,核心问题直指辅助驾驶的安全隐患。 更值得讨论的是,此次召回背后藏着新国标的“硬核测试”——竟近乎1:1还原了此前小米SU7的高速爆燃事故现场。新国标新增了电池热扩散、底部撞击等严苛项目,其中针刺试验专门模拟电芯受损场景,测试时温度能飙升至1000℃,和事故中车辆碰撞后电池热失控的状况高度契合。而召回公告也明确,涉事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模式下,对极端场景的识别和处置能力不足,可能增加碰撞风险,这与此前事故中暴露的辅助驾驶局限形成了鲜明呼应。 小米方面回应称,将通过OTA免费升级软件完成修复,目前暂无召回相关的伤亡报告。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新国标就是安全试金石,早发现早整改才靠谱”,也有人疑问“曾拿下C-NCAP五星认证的车型,为何还会在极端场景下‘掉链子’?” 一边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对辅助驾驶的快速迭代,一边是新国标对安全测试的不断加码,此次小米SU7召回是否意味着L2级辅助驾驶的安全边界仍需重新定义?新国标的严苛测试是倒逼车企提升品质,还是会增加行业研发成本?你觉得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保障,该靠测试标准的“硬约束”,还是车企的“主动自查”? 需要我整理网友关于“辅助驾驶安全边界”的核心观点,帮你进一步梳理讨论方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