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很可能成为载人航天史上的分水岭。中国的嫦娥登月计划很可能在这个时间节

夜安赏世界 2025-11-11 11:13:35

2030年,很可能成为载人航天史上的分水岭。

中国的嫦娥登月计划很可能在这个时间节点前后,把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而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官方给出的最新时间表是2028年第四季度,但几乎没人相信这个日期是真的。

这场竞赛的另一边,NASA正在经历一场内部危机。

~~~~

正在缩水的太空机构

今年年初,NASA还有18000名员工。到年底,这个数字会减少20%到25%。离职的不只是普通职员,许多高级职位也出现了空缺。天体物理学这样的核心部门,现在只能由代理主管和临时人员维持运转。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人才流失的方向。在阿拉巴马、佛罗里达、得克萨斯这些NASA核心基地周围,商业航天公司正在崛起。这些公司用更高的薪水和股票期权,精准地挖走NASA最优秀的工程师。而离开的这些工程师,对老东家的同事们可谓知根知底——他们知道谁最有前途,下一次该挖谁。

工程师流失意味着技术实力的削弱。而与此同时,NASA的预算也在缩减,科学项目面临大幅削减。今年10月1日,美国政府关门,大部分NASA员工在家待了六周,没有工资,没有工作,只能思考自己为什么还要留在NASA。

士气跌到了谷底。

~~~~

难产的登月器

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核心难题,是载人登月系统。这套系统需要把宇航员从月球轨道送到月面,再安全送回来。

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没解决好。特朗普第一任政府期间启动了阿尔忒弥斯计划,但当时的NASA负责人没能争取到足够的预算。等到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NASA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组建管理团队,也没钱支持登月器和月球太空服的研发。

接下来四年,NASA的领导层一直对外宣称一切顺利,2026年登月没问题。当记者质疑这个时间表时,他们会拿出和SpaceX、Axiom等公司签订的合同作为证据:你看,这些企业都承诺能按时交付,我们当然能做到。

言下之意就是:闭嘴,我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但现实是,登月时间已经正式推迟到2028年,而且没人相信这个新日期。

现在NASA面前基本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督促SpaceX把星舰项目中的登月器部分优先开发出来,可能需要简化设计。第二个是和蓝色起源合作,把他们原本用来运货的蓝月一号改装成载人登月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在建的硬件能在2030年前完成载人登月。

临时负责NASA的肖恩·达菲曾经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一定会抢在中国前面登月。这话听起来提气,但暴露了他对航天飞行的无知——因为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一个月前,达菲改口了。他开始指责SpaceX拖延了阿尔忒弥斯计划的进度,还说要重新开放登月器竞标。他的方案是什么呢?找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这些老牌承包商,用成本加成合同,在30个月内造出一个小型登月器。

这个方案有两个致命问题。第一,30个月根本不现实,至少需要五年。第二,快速建造的登月器大概要花200亿美元,而NASA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但达菲的核心团队没人告诉他这些,他们还在鼓励他继续这个想法。

~~~~

更多悬而未决的危机

登月器只是问题之一。

国际空间站也计划在2030年退役,NASA正在资助几家公司开发商业空间站来接替它。参与的公司包括Axiom Space、蓝色起源等。但没人确定这些公司能否在2030年前让空间站投入运行——资金、技术、监管,哪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

今年8月,达菲签署了一份文件,大幅降低了对商业空间站的要求:不需要完全运转的空间站了,只要能支持四名宇航员在低地球轨道待一个月就行。但达菲似乎没完全理解自己签了什么,文件公布后立即引发了反弹。美国政府关门前,业内一直在讨论要不要撤销这份文件,恢复旧标准。

与此同时,这些空间站公司还在努力筹集资金,为不确定的要求设计方案,准备下一轮NASA合同的竞标。这个项目需要更多资金、更明确的要求、更紧迫的推进力度。

地球科学也面临威胁。位于马里兰州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是NASA最大的地球科学研究基地。但它的气候变化研究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立场相悖,结果是预算大幅削减、任务取消、建筑关闭。

行星科学同样堪忧。在雄心勃勃的蜻蜓号探测器于2028年7月发射前往土卫六之后,NASA的行星探测计划就几乎是一片空白了。很难不让人怀疑,现任政府只优先支持那些能在2029年1月特朗普离任前发射的任务。

加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上个月裁员550人,这还是在此前几轮裁员之后。中心主任已经在6月辞职。随着火星样品返回任务可能被取消,这个NASA最重要的行星科学中心的未来笼罩在阴云之下。

~~~~

特殊的下一任局长

在这样的时刻,贾里德‧艾萨克曼被重新提名为NASA第15任局长。

艾萨克曼不是职业官僚,他是一位私人宇航员。去年9月,他带领北极星黎明号任务的机组成员,完成了史上首次私人太空行走。他年轻、充满活力、深受航天界喜爱。最重要的是,他真心希望NASA成功。

今年春天,艾萨克曼的提名曾因纯粹的政治原因被撤回。这让NASA员工对未来更加不确定。现在他回来了,美国参议院可能会在年底前批准他的任命。

他面临的挑战清单很长。在有限的预算下,他需要对阿尔忒弥斯计划进行诚实的评估,推动登月器问题的解决。他可能会给蓝色起源创始人贝索斯打电话,讨论基于蓝月一号的载人登月方案。他需要为商业空间站项目提供清晰的方向。他要在支持地球科学研究和安抚不愿发布气候变化报告的政府之间找到平衡。他要为喷气推进实验室和行星科学规划一个光明的未来。

艾萨克曼还想推动自己的核心议程:核电推进技术。他认为这是人类探索太阳系所缺失的关键环节。他的计划是直接测试100千瓦级的验证飞行器,然后在四年内推进到兆瓦级,能够拖动载人飞船,或者把望远镜运送到拉格朗日点。

这个计划还有另一层意义:当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几乎不可避免地被取消后,它能为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这样的NASA基地提供重要的新工作。

启动新项目,同时对抗那些在国会和产业界有强大支持的既有项目,需要艾萨克曼拿出全部的外交手腕和人格魅力。

NASA前副局长洛瑞‧加弗说得很直白:期望很高,但在大幅缩减的预算下实现宏大目标,挑战也很大。加快阿尔忒弥斯进度、转向商业化的低地球轨道基地、启动认真的核电推进计划、为科学任务吸引非政府资金,要同时做到这些事很难。不过艾萨克曼带着广泛的支持入场,在当前分裂的政治环境中,他会需要这些支持。

2030年的月球上,会出现中国国旗还是美国国旗?或者两面旗帜都会出现?这不仅取决于技术和预算,也取决于一个曾经完成私人太空行走的人,能否在NASA的官僚体系中找到一条出路。

我们很快就会知道,他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

~~~~~~

图为北极星黎明号任务的四位私人宇航员,最右是被提名为NASA下一任局长的贾里德‧艾萨克曼。

信源:Eric Berger 发在 ArsTechnica 的相关报道

0 阅读:0
夜安赏世界

夜安赏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