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看错郑丽文了! 在她统派团体的秋祭大会时,高调放话:两岸和解、两岸和平 但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统一”,她该不会以为,这样就能把大陆网友给糊弄住吧? 其实郑丽文这招,说白了就是“又想吃饭,又不想洗碗”——一边想攥着大陆给的经贸红利,一边又想讨好岛内那些怕“统”的选民,把“模糊战术”玩得明明白白。 你想啊,两岸经贸对小岛有多重要?去年光台湾的水果、水产卖到大陆就赚了快300亿新台币,莲雾、释迦这些以前烂在地里的东西,靠着大陆订单能卖上高价;还有半导体,大陆市场占了台湾芯片出口的40%,要是没了这笔生意,多少晶圆厂得裁员? 郑丽文心里门儿清,要是敢说“反对统一”,大陆这边肯定会收紧经贸合作,那些靠大陆吃饭的果农、工人第一个不答应;可要是说“支持统一”,又会得罪岛内被“独”派洗脑多年的选民——比如有些老年人被忽悠着觉得“统一会丢了生活习惯”,年轻人里也有不少没接触过大陆,对“统”有抵触,她要是把“统一”挂嘴边,这些选票就没了。 所以她才专挑“和平”“和解”这些软乎乎的词说,避口不提“统一”这个核心。在统派的秋祭大会上喊“和平”,能先稳住场子里的老统派——毕竟这些人盼了一辈子两岸团圆,听着“和平”总觉得还有希望,不至于当场翻脸;转头到其他场合,又能跟那些怕“统”的选民说“我只谈和平,没提统一,不会让大家的生活变样”,两边都不得罪。这算盘打得,隔着海峡都能听见响。 可她忘了,大陆网友早就看透了这种“没根的和平”。没有统一做底子的和平,就像没打地基的房子,风一吹就塌。民进党这些年在岛上搞“去中国化”,课本里删了岳飞、文天祥,街头连“中国”两个字都不敢写,暗地里还勾连外人买武器,要是只谈和平不谈统一,难道就看着他们把“根”都挖断?等哪天年轻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再谈和平还有啥用? 之前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时,虽然也没明着喊统一,但至少承认“九二共识”,大陆这边也愿意给红利——水果卖不动了帮着找销路,游客不够了搞“自由行”,可现在郑丽文连“九二共识”里的“一个中国”都不敢提,光喊“和平”,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 再说了,郑丽文要的“和平”,本质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她现在盯着国民党主席的位子,党内派系复杂,有像洪秀柱那样的坚定统派,也有不少怕得罪“独”派的“温和派”,还有想靠美国撑场面的亲美派。 要是她敢提“统一”,亲美派和温和派肯定会联手反对,主席位子就没指望了;可要是只提“和平”,既能在统派面前装出“有担当”的样子,又能让其他派系觉得她“稳妥”,不会惹麻烦。就像上次洪秀柱问她“和平不谈统一,给谁看”,她低头不说话,不是答不上来,是不敢答——一答就会暴露自己的算计,哪边都没法交代。 更实在的是,她舍不得大陆给的那些“好处”。去年大陆恢复台湾石斑鱼输入,一下子救了南部上千个渔户;今年又扩大了柑橘类水果的进口,好多果农终于不用把果子倒去喂猪。这些红利,郑丽文的选民里有不少人在享受,要是她跟民进党一样搞“抗中”,这些好处就没了,选民肯定会用选票教训她。可要是提“统一”,又会让另一些选民觉得“要被大陆管了”,所以她只能绕着弯子说“和平”,想把“要好处”和“不统”这两件事都占了。 可老百姓不是傻子,不管是大陆网友还是小岛民众,都能看出这里面的猫腻。大陆这边早就说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前提是必须统一,没有“不统的和平”;小岛的果农也在问“光和平不统一,以后大陆要是不给订单了咋办”?之前民进党搞“抗中”,水果烂在码头,是大陆伸了手,现在郑丽文想接着要帮忙,却连“统一”两个字都不敢说,谁愿意一直当这个“冤大头”? 其实郑丽文这招,就是国民党多年来“模糊战术”的翻版——既不想得罪大陆丢红利,又不想得罪岛内选民丢选票,总想在中间找平衡。可这平衡哪那么好找?就像手里攥着沙子,越想两边都抓住,漏得越快。 大陆不会一直给没有“统一”承诺的红利,岛内选民也会慢慢看清,没有统一的和平就是空话,等民进党再搞事,光喊“和平”根本挡不住。到时候郑丽文才会发现,自己耍的小聪明,最后只会把两边都得罪了,落得个“两边不讨好”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