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称,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原本是在2030年前完成。但在第75届国际宇

当永安 2025-11-11 13:16:00

美国媒体称,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原本是在 2030 年前完成。但在第 75 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国际宇航联合会(IAF)曾公布中国将在 2028 年进行载人登月,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要知道,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都已经拖得人心态崩了,一边是中国悄悄加速、稳稳推进,一边是美国一年一个“新时间表”,登个月整得跟开会一样。 原本信誓旦旦说“2024年重返月球”,现在眼看都快2026了,还在修发动机、测火箭、改进舱体。真要这么比下去,美国这边还没点火,中国那边都快拍着月壤自拍了。 其实,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中美在航天领域的气质差别。美国的航天项目一直带点“好莱坞”气息,讲排场、要噱头、喜欢搞大场面。 每次新闻发布都像颁奖典礼一样,灯光一打、口号一喊,气势拉满。可问题是——执行环节总是掉链子。 阿尔忒弥斯计划原定的多项测试都一拖再拖,从登月舱设计到火箭组装,不是预算超标,就是零件出问题。 NASA自己都承认,登月的时间表可能得延后到2028年以后。反观中国这边,没那么多花里胡哨。说白了,就俩字:务实。 中国的登月计划分得很清楚,先无人探测、再绕月、再取样、再建月站,最后再登月。每一步都稳扎稳打,不喊口号、不吹牛皮。 嫦娥系列一个接一个,火箭一次次成功发射,天宫空间站稳稳地转起来,航天员上天已经成常态。现在再往月球走一步,这不是“突袭”,而是顺理成章。这才是战略定力。 美国那种“宣传先行、结果随缘”的节奏,中国真玩不起,也不屑玩。中国搞航天,一直是干实事的思路:技术要验证、风险要控制、体系要完整。 你看美国那边,商业公司在搞、NASA在管、国会还要批预算,层层掣肘;而中国这边是国家级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不用浪费时间在推皮球。 再说句实话,登月不光是技术战,更是国家战略。美国急,是因为他们已经不习惯“被超越”这两个字。 在冷战时期,他们靠登月赢得了全球科技话语权;但现在,看到中国这几年节奏稳、成功率高、还敢提前计划,他们心理上肯定不是滋味。尤其当中国宣布“2028年载人登月”,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一下子就显得有点尴尬。 美国那边之前还总说,中国的太空计划“不透明”“缺乏国际合作精神”,但你仔细看,现在的NASA反而在拼命拉盟友。 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全都被拉来凑热闹,搞个“阿尔忒弥斯联盟”。可问题是,这么多国家的工程师凑在一起,沟通成本比登月难多了,谁负责、谁买单、谁领导,全是问题。 而中国的做法很简单,技术自己掌握,工程自己推进,节奏自己定。嫦娥五号带回月壤的时候,全世界都惊了; 嫦娥六号再带回来南极月壤,彻底打破了“月球南极无法着陆”的神话;嫦娥七号、嫦娥八号计划正在路上,目标明确:在2030年前建成中国的月球科研站。 而且别忘了,中国现在的航天员训练体系已经完全成熟,能独立执行长时间太空任务。 相比之下,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航天员名单还没定呢。就这进度,别说登月,能按时发射都算奇迹。中国的成功,说白了靠的是一种“沉得住气”的力量。 不去搞虚名,不去抢新闻头条,而是每天一点点地啃下技术难关。从火箭到发动机,从舱体到通信,全链条都自己造。 甚至就连航天服、对接环、登月车,全是自研。别人还在担心预算不够,中国已经在为“登月后干什么”做准备了。 所以,当IAF在大会上公布“中国将在2028年实现载人登月”的消息时,全场的反应其实是复杂的。 有惊讶,有羡慕,也有一点点不服气。 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几年中国航天的上升速度太快了。以前大家觉得中国是“后来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后来者”不仅赶上来了,反而成了节奏制定者。 从神舟飞天,到天宫建站,再到嫦娥奔月,中国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没有浮夸的宣言,却有硬核的数据;没有夸张的造势,却有实实在在的成果。 而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呢?发射一次延一次,预算越烧越多。NASA都不得不向国会解释为什么“再多的钱也不够”。 他们确实还在搞技术,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体系老了。太多环节依赖外包,太多决策被政治掺杂。科学精神没问题,但执行体系早就不灵了。 所以,这场中美登月竞赛,看似是技术的较量,其实更像是两种国家模式的对比。中国的方式是稳、准、狠,一步一个脚印;美国的方式是炫、贵、慢,一波接一波的公关。 但最后谁能登上月球,谁能留下脚印,结果不会靠嘴决定。未来几年注定精彩。也许当美国的登月火箭还在试车,中国的航天员已经在月球上立起五星红旗。 到那时候,全世界都得承认一句,在登月这件事上,中国不是后来者,而是后来居上。别忘了,五十多年前,美国靠登月宣告了人类的“第一步”;而现在,中国可能会用登月宣告,人类的“下一步”,该我们走了。

0 阅读:0
当永安

当永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