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他平台还在流量场里贴身肉搏时,京东已经悄悄换了一套打法——不再局限于“卖更多货”,而是试图成为零售背后的隐形基础设施。最明显的是供应链的纵深越来越复杂。尤其在医药这种高门槛品类,他们试图覆盖“全温区、全剂型、全类别”,从常温药品到需要冷链运输的特殊药,甚至兽药和新特药都有涉及,这背后可不是简单建几个仓库就能搞定。而跨境方面则覆盖了36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130个海外仓。结合“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看得出来京东并不满足于只做国内市场,而是想把国内的供应链能力复制到海外。 整体看下来,京东是把自己从一个“零售平台”升级成“供应链基础设施提供者”。不管是卖药、卖工业零件,还是送海鲜、送车养护服务,本质都是利用其物流、仓储、数据和渠道能力,去切入更垂直、更重服务的领域。当然,具体业务线做得怎么样,还得用户和市场说了算。不过从这些布局来看,至少方向是清晰的,不再只追求GMV数字,而是更在意自己究竟能多大程度扎根到实体产业的运行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