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主持人追问特朗普:“为何不减少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人数?特朗普回答:“裁掉来

波览历史 2025-11-12 12:12:13

福克斯主持人追问特朗普:“为何不减少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人数?特朗普回答:“裁掉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进入我国的学生,这将摧毁我们整个大学和学院体系,我不想这么做,我其实觉得有他国的学生是件好事。   多数外国留学费用是本土学生的两倍,美国从中赚取数万亿美元,若削减一半外国留学生人数,不仅会给大学体系造成经济损害。   美国一边在意识形态领域高调对华施压,一边却在教育、科技、资源等多个关键领域,暴露着对外国力量的深度依赖,中国留学生不过是这场系统性依赖中的冰山一角。   美国公立大学长期依赖州政府资助和学费收入,州政府拨款占比可达30%至50%,但2025年特朗普政府削减教育预算后,多个州大幅压缩高校补贴,加州公立大学系统仅2025年就少获政府拨款12亿美元。   私立大学虽有捐赠收入支撑,顶尖院校捐赠占比甚至超过50%,但全美超80%的普通私立大学和黑人院校缺乏充足捐赠资源,只能靠学费填补缺口。   留学生的高额学费恰好成为救命钱,先看个数据,2023/24学年中国留美学生总数达277398人,按年均5万美元学费计算,全年贡献超1387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公立大学系统全年政府拨款的三分之一。   特朗普口中“摧毁高校体系”的警告,本质是政府推卸教育投入责任后,将成本转嫁给国际学生的必然结果。   科技产业的表现更为典型,2025年硅谷指数显示,该地区66%的科技工作者来自外国,其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者中,18%来自中国。   白宫《2025 AI人才报告》更是直接点明,美国AI人才缺口已突破400万,过去五年国际学生拿下40%至60%的AI硕士学位,博士阶段非美国公民比例高达59%。   中国留学生在数学计算机、工程等STEM专业的占比超40%,他们不仅是高校实验室的科研主力,更是美国科技产业的人才储备库。   没有这些留学生,谷歌、OpenAI等企业的研发进度可能延缓,硅谷的创新活力也将大打折扣,这与特朗普担心的“高校崩塌”逻辑如出一辙。   同样的依赖逻辑也存在于关键矿产领域,202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美国12种关键矿产完全依赖进口,稀土、石墨等核心矿种对中国的依赖度接近100%。   为摆脱这种依赖,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全球“求矿”,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合作协议,甚至由国防部直接入股稀土企业,以4亿美元收购MP Materials公司15%股权。   这种“政府下场当股东”的激进做法,与高校依赖中国留学生学费的本质相同,都是美国产业空心化后,无法自给自足的被动选择。   特朗普对待中国留学生的态度,不过是这种选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既想在意识形态上保持对抗,又不能失去对方提供的核心支撑。   对比其他国家的政策,更能看清美国的矛盾,英国2025年推出移民白皮书,计划限制国际学生签证、提高学费税率。   但却不得不面对国际学生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超419亿英镑的现实,仅布莱顿地区的国际学生就为当地带来1.199亿英镑收入。   加拿大则采取差异化策略,安大略省顶尖大学商科、工程类专业国际生学费高达3.5万至6万加元,但大西洋四省提供最高20%的学费退税,既吸引优质生源,又平衡教育公平。   这些国家虽也依赖留学生经济,但政策更具连贯性,从未出现美国这种“一边打压一边依赖”的撕裂局面。   最关键的是,2025年8月美国持学生签证入境人数同比下降19%,仅31万余人,这一趋势若持续,即便没有政策限制,美国高校也将面临经费危机。   更严峻的是,中国留学生的选择已更趋多元,2024年数据显示,英国、加拿大成为热门替代目的地,美国若继续在“意识形态对抗”和“现实利益依赖”之间摇摆,最终可能两头落空。   中国留学生的价值从未局限于经济层面,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外国出生企业家创办了硅谷一半以上的工程技术公司,到2025年支撑美国AI产业突破400万人才缺口,中国留学生始终是美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学费,更是多元视角、顶尖技能和全球市场洞察,这些无形资产是特朗普的“生意论”无法衡量的。   美国高校若失去这部分人才,受损的不仅是经费,更是科研创新的根基和未来竞争力。   美国的困境告诉我们,全球化时代的相互依赖本是常态,刻意制造对立只会反噬自身。   特朗普的回应看似是对现实的妥协,实则暴露了美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既想主导又离不开伙伴的深层焦虑。   这种焦虑在教育领域是对中国留学生的依赖,在科技领域是对外国人才的渴求,在资源领域是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