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销量第三的汽车品牌正在被中国市场“淘汰”。 曾经以高性价比和耐用经济著称的韩

蒋东文 2025-11-12 16:35:37

全球销量第三的汽车品牌正在被中国市场“淘汰”。 曾经以高性价比和耐用经济著称的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轨迹:其市场份额从2016年近180万辆的销售巅峰、占比超7%,滑落至2024年的不足1%,年销量约32万辆,甚至不及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规模。这种衰退并非单一事件所致,早在2016年之前其增长乏力迹象已显现。曾经遍布街头的北京现代4S店,已从高峰期的700多家锐减至200余家,经销商网络大幅萎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起亚集团在全球市场表现强劲,2024年以723万辆的销量稳居世界第三。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凸显了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深层战略问题。其核心困境在于本土化失灵与决策僵化,中国区关键岗位多由韩籍高管担任,导致对中国消费者在智能座舱、车机生态和电动化需求上的响应严重滞后。在新能源领域,当中国品牌密集推出新品时,韩系车长期缺乏有竞争力的纯电车型,直至2025年其电动产品序列仍显单薄,与中国市场电动化渗透率超50%的现状严重脱节。 此外,韩系车品牌定位模糊,长期困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在燃油车时代,其介于国产与德日系之间的性价比优势,随着中国品牌技术提升和合资品牌价格下探而消失。尽管韩系车试图通过出口维持在华产能利用率,例如悦达起亚海外销量占比达70%,但这种“重出口、轻本土”的策略进一步削弱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双重浪潮下,韩系车的“性价比”优势已不复存在。它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主张,不是比国产车技术好,而是比国产车更懂中国。这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也许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中国版”的韩系车,而是“为中国而生”的韩系车。

0 阅读:1
蒋东文

蒋东文

投资家网、正商参阅创始人,《黑天鹅时代的商业逻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