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选出新的左派穆斯林市长后,大量富豪开始离开纽约,著名好莱坞明星史泰龙公开宣布,他将离开纽约,永不返回。 2025年11月4日的纽约市长选举结果一出炉,就给这座城市的财富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34岁的印度裔穆斯林佐赫兰·马姆达尼以50.4%的得票率逆袭当选,成为纽约史上首位穆斯林和印度裔市长。 这位靠给出租车司机维权起家的激进左派,竞选时喊出的“向富人征税”“政府开杂货店”等口号,让曼哈顿的富豪们连夜收拾行李,南佛罗里达的豪宅中介电话被打爆,全是咨询搬家的纽约阔佬,这波跑路潮比选举结果公布得还快。 史泰龙的表态算是把这波情绪推到了顶点。这位在纽约生活了四十年的好莱坞硬汉,在社交平台上直接拍板:“这座城市已经不是我认识的样子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只会毁了它,我要走了,再也不回来。” 作为身价数亿美元的明星,他差的不是那点税款,而是对城市未来的失望。曾经的纽约是追梦人的天堂,现在却成了激进政策的试验场,连扎根几十年的老住户都留不住,更别说那些随时能挪窝的富豪了。 这波跑路大军里,不光有明星,还有实打实的商界大佬。净资产48亿美元的连锁超市巨头约翰·卡西马蒂斯直接放话,要是新市长真敢推进市营杂货店计划,他就把旗下所有超市关掉或卖掉,带着业务搬到佛州去。 这话听着冲,却是实在话——市营杂货店不用交租金和房产税,拿批发价卖货,这让承担着高额成本的私营超市怎么活?更别提纽约的商店行窃案早就创下历史新高,生意本来就难做,现在还要面对不公平竞争,换谁都得琢磨退路。 新市长的税改政策更是让富人头皮发麻。他计划对年收入超100万美元的人加征2%的所得税,还打算提高企业税,说是要筹90到100亿美元搞公共服务。纽约州税务署的数据显示,净资产百万以上的纳税人也就十万左右,这相当于让这波人扛下地铁一整年的运营亏空。 摩根大通内部都算过账,要是给高收入员工补贴这部分税款,全年人力成本得增加1.2亿美元,相当于砍掉一次股票回购。富人可不傻,与其留在这被“薅羊毛”,不如搬到零州税的佛州,既能保住钱包,还能图个清静。 佛州能成为富豪们的避风港,可不是没道理。2025年佛州新增的高净值人群里,三成都是从纽约搬过去的,零州税和更好的治安是最主要的理由。对冲基金大佬肯·格里芬早就带了一千多名员工搬到迈阿密,还在棕榈滩买了豪宅,给后来者打了样。 有机构统计,2018到2022年就有12.5万纽约人迁到佛州,带走了近140亿美元的收入,而2025年市长选举后,这个数字还在指数级增长。这些人带走的不只是钱,还有就业机会和城市活力,纽约的税基就这么一点点被掏空。 而且纽约的治安和公共服务也让人堪忧。虽然前市长搞过“改善生活质量”的专项行动,可商店行窃、街头乱象还是没好转,富豪们出门都得提心吊胆。新市长嘴上说不削减警费,但他激进的立场让商界根本不放心。 毕竟对富人来说,花钱买的不只是房子,还有安全感和优质的生活环境,现在这些都没了保障,留在纽约还有啥意义? 其实纽约的困境早就埋下了伏笔。城市顶端1%的人拿走了全市27%的收入,而40%的工薪家庭年收入不到五万美元,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新市长想靠“劫富济贫”解决问题,想法挺好,但现实很骨感。 芝加哥、佛州之前都试过开市营杂货店,最后全以失败告终,说明这种模式根本不长久。靠抢商家饭碗、逼走富人来补贴民生,最后只会让城市失去造血能力,普通民众也未必能真正受益。 史泰龙的离开不是孤例,而是纽约城市发展的一个信号。当一座城市不再尊重创造财富的人,不再维护公平的商业环境,资本和人才就会用脚投票。纽约曾经是全球金融中心的标杆,现在却因为激进的政策让富豪们纷纷跑路,实在让人唏嘘。毕竟资本从来没有忠诚度,哪儿能让人安心赚钱、安心生活,它就往哪儿去,谁也留不住。 新市长想让纽约变得更“可负担”,但要是把支撑城市运转的核心力量都逼走了,最后可能只会落得个“大家一起穷”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