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自己的国家!”一乌克兰难民本想来到中国避难,结果发现在中国不工作就没有钱拿,便发视频吐槽称:“在中国凭什么工作才有钱拿?我在德国什么都不用干就有钱拿!”网友:我们不接收难民,他是怎么么跑来的? 其实这位乌克兰女性根本不算咱们官方接收的难民,就是个借着乌克兰局势,想找个地方“躺平”领福利的普通人。从后来大家扒出来的信息看,她之前在德国待过一阵子,今年才辗转来的中国,既没有申请过正规的难民身份,也不是通过人道主义通道进来的。 那网友问“怎么跑来的”?这就得说说咱们国家的签证政策了——这些年为了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做生意,放宽了不少入境条件,比如来不及在国外办签证的,能在机场这些口岸临时申办签证,短期来华的话手续也简单。她大概率就是借着这个便利,办了个旅游或者探亲类的短期签证进来的,打着“避难”的幌子,其实心里打的是“不用干活也能拿钱”的主意。 她为啥会说出“凭什么工作才有钱拿”这种话?全是在德国被惯出来的毛病。德国对待难民的福利确实实在,单身的成年人就算还在申请庇护,每个月也能领到几百欧元,里头有零用钱,还有吃饭的钱,住房和看病也基本不用自己操心。 她在德国待久了,习惯了这种“什么都不用干也能过日子”的生活,以为全世界都得像德国那样捧着她。可她压根没琢磨明白,德国那是靠高税收撑着的福利,而且就算给补助,很多也是短期的,哪能一辈子白吃白喝?她只拣着自己舒服的日子过,把这种特殊待遇当成了理所当然。 等她到了中国,才发现这儿的规矩跟德国完全不一样。咱们中国从老辈起就讲“按劳分配”,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想挣钱就得干活,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根本没有。别说她这种拿着短期签证的外国人了,就算是拿到中国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士,想享受社保、公积金这些福利,也得先合法工作、按时缴费才行。 咱们国家的福利体系是给本国劳动者建的,老百姓每个月交社保、纳税,老了才有养老金,病了才能报销医药费,哪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她倒好,刚落地就想空手套白狼,发现没人给她发钱,自然就急眼了,对着镜头瞎吐槽。 可能有人会问,咱们对外国人就没有一点照顾吗?其实照顾是有的,但全是给那些正经来工作、来交流的人准备的。比如外国专家来中国上班,能办长期居留许可,看病、孩子上学都有便利;要是想考会计证这些职业资格,也能跟中国人一样报名。 但这些便利的前提是“合法工作、遵守规矩”,可不是给“躺平族”准备的。就像咱们街坊邻居家,来了客人会好好招待,但客人要是赖着不走还想白吃白喝,谁能乐意? 更有意思的是,她吐槽的时候压根没提自己在德国的真实处境。德国的难民福利看着好,可就业率特别低,乌克兰难民在德国找着工作的还不到三成。很多人拿着补助混日子,时间长了也被当地人嫌弃。 她大概是在德国待得不舒坦,又听说中国发展好,就想来这儿继续“蹭福利”,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她以为中国会像德国那样“好说话”,却忘了咱们中国人最讲“实在”——你为这个地方出力,这个地方就给你回报;你只想占便宜,那肯定没人待见。 再说说她为啥不敢提自己的签证问题。咱们国家从来没大规模接收过乌克兰难民,中乌之间也只是互免公务护照的签证,普通护照还是要办手续的。她拿着短期签证进来,本就该按时离境,却想着赖下来当“难民”领钱,本身就不合规矩。网友骂她“滚回自己的国家”,不是没道理的——你既不遵守入境规则,又想破坏当地的规矩,凭什么要求特殊对待? 其实这事儿说到底,就是她把“避难”当成了“躺平”的借口。在德国享受惯了福利,就以为所有国家都得供着她,没料到中国不吃“不劳而获”这一套。咱们中国人常说“救急不救穷”,要是真有困难,符合规矩的帮助咱们肯定给,但想借着“避难”的名头占便宜,门儿都没有。她的吐槽不光没得到同情,反而让大家看清楚了她的真实心思——不是真的走投无路,就是想找个地方继续混日子。 现在她在网上闹了一通,不仅没人帮她说话,反而更多人开始关注“借签证蹭福利”的事儿。说到底,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来中国就得守中国的规矩,想挣钱就好好工作,想避难就走正规程序。像她这样既不守规矩又想占便宜的,被网友骂、被现实打脸,都是自找的。毕竟咱们中国的日子是老百姓一砖一瓦干出来的,可容不得闲人来白吃白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