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游击队因叛徒告密,躲进芦苇荡里啃了一个月芦苇,出来后却看到一名吃得白胖胖的游击队员前来跟他们会合。 1944年游击队司令薛永辉带着游击队在太湖冲山岛宣传抗日,在办培训班的时候却遭到叛徒告密,这名叛徒原本是游击队炊事班采购员徐泉根,因克扣菜钱被财务员张大妈当众戳穿。 恼羞成怒的徐泉根通过在无锡城里的堂兄牵线,向日军特务机关头目渡边少佐出卖了冲山岛培训班的情报,换来200块大洋和一张良民证。 渡边得到情报如获至宝,冲山岛虽小却是太湖游击区的枢纽,北可威胁无锡,南能呼应苏州,东连接常熟,薛永辉在这里秘密培训民兵骨干已有大半年,先后输送200余名战士,岛上还藏有游击队缴获的武器弹药。 9月9日下午4时,正当薛永辉给55名骨干讲解游击战术时,哨兵急报:日伪军500余人分四路合围而来,配备机枪12挺、掷弹筒8具,来势汹汹。 薛永辉当机立断:水性好的进芦苇荡,不会水的上山坡分散隐蔽。 这个决定基于对地形的熟悉,冲山岛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但芦苇荡占了一半,水深处没过胸口,浅处也有齐腰深,队员大多是渔民出身水性了得。 但是还是被日伪军抓获了十几人,薛永辉意识到情况不妙,内部必有叛徒,薛永辉带着二十几名游击队员隐藏在了芦苇荡里等待时机。 可日军并没有放弃搜查,在太湖的芦苇荡搜寻了一天没有找到游击队的足迹后,日军想到了用火烧芦苇荡来逼迫游击队现身。 日军运来20多桶汽油沿芦苇荡边缘倾倒后点起了,想要把游击队烧死,但是日军失算了,芦苇都还是湿的根本没有被汽油点着。 日军见火攻没用,于是就改变了策略,在芦苇荡外拉起封锁线,牢牢地把游击队员困死在太湖,日军想着没有补给看看这些游击队员能撑多久。 游击队员们忍饥挨饿,靠着吃芦苇秆硬撑着,就在第十五天,日军投放混有砒霜的馒头当诱饵,一个饿昏的小战士差点上当,被班长一把拦住:宁可饿死,不能中计,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难,有人饿得出现幻觉,把芦苇叶看成烧饼抱着就啃。 长期泡水的后果逐渐显现,脚底先是发白起皱,接着皮肤开裂,碰到水钻心地疼。小腿上被蚊虫叮咬处化脓感染,有的溃烂见骨,第十七天暴雨,水位上涨80公分,三个战士因失温昏迷,薛永辉不得不冒险让他们轮流爬到芦苇深处的小土包上缓口气。 第二十二天,通讯员小李试图游出去求援,刚露头就被机枪扫射击毙,尸体被吊在岸边示众,这一幕让所有人明白,敌人的包围圈依然密不透风。 转机出现在第二十七天,新四军第十八旅突袭无锡县城,炸毁日军军火库,渡边少佐不得不抽调兵力回援,9月29日清晨哨兵发现日伪军开始撤离汽艇陆续开走。 薛永辉等到下午才敢带人出来,24个幸存者互相搀扶着爬上岸,每个人都瘦得脱了形,皮肤溃烂处还在渗血,有的连路都走不稳。 就在这时邢阿根出现了,这个失踪20天的铁匠竟然面色红润,衣服干净,与其他人判若两人。 原来邢阿根不会游泳选择上山躲藏,在山洞里发现了日军遗留的望远镜和地图,第二天夜里饿得受不了,他观察到山脚一户农舍灯火通明,判断是日军后勤重地大胆潜入。 阁楼里堆满白面和罐头,足够吃一个月,邢阿根白天蜷缩在横梁上,记下日军巡逻换岗规律,夜里趁空档下楼取食,最妙的是日军注意力全在芦苇荡和山林搜索,谁也没想到自己的粮仓里藏着游击队员。 邢阿根不仅填饱了肚子,还偷听到重要情报,日军计划10月初在太湖地区发动大扫荡,准备一举歼灭游击队主力,他还顺手拿走了几份日军文件和一个密码本,虽不识日文但知道这些东西有用。 事后清查叛徒徐泉根很快落网,面对铁证他供认了出卖情报的全过程,经新四军第六师军事法庭审判,徐泉根被执行枪决,他在无锡的特务关系网也被一网打尽,缴获电台一部、密码本三册。 这次事件给游击队上了血的一课,薛永辉立即建立三人互保制度,每个战斗小组三人相互监督定期轮换,设立政治审查委员会,严格审查新加入人员的背景,同时建立红黑榜,表彰忠诚战士清除可疑分子。 更重要的是,邢阿根带回的情报发挥了巨大作用,1945年1月薛永辉根据情报提前布防,在东山设伏一举歼灭日军一个中队130余人,缴获轻机枪4挺、掷弹筒3具,偷来的密码本帮助破译敌人23份密电,多次化险为夷。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信源:(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党校——《“冲山突围”中的铁血战士——太湖游击队司令薛永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