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明有存款,有保险,却躺在ICU里动不了一分救命钱——就因为没有近亲属签字!中年独身女性的遭遇,戳中无数人的隐痛! 11月14日,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报道,瞬间有些泪目伤感…… 上海邮电新村一名中年独居女性蒋女士,上个月中旬突发脑出血昏迷进入ICU!病情严重,情况紧急,可是医生却找不到可以为她签字的人! 重症监护室内,蒋女士还在生死边缘挣扎,没有近亲属监护,她明明有重疾保险、银行有存款,却动用不了一分钱! 医院费尽周折和社区一起联系到蒋女士的远亲吴先生,这才暂时帮她垫付3万元医疗费……可是,还有高达21万的治疗费等着缴纳,吴先生也爱莫能助! 作为远房亲戚,严格来讲已经算是陌生人,然而善良的吴先生还是拿出了3万元救命钱!可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居委会想要联系银行、保险公司走特殊流程先垫付医疗费,但是几次碰壁只好作罢! 倒不是说银行和保险公司冷血无情,而是制度在那里摆着,必须要有当事人签字画押才能生效,蒋女士昏迷不醒根本不可能签字,谁也不敢为此事破例担责? 蒋女士不是个例! 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中年独身,努力工作,攒下存款,配置保险,以为把日子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却没料到……“没有亲人” 会在突发状况里,变成最致命的软肋。 随着社会的变迁,选择独居或不婚主义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中国已有超过1.25亿独居人口。 年轻的时候,可以豪迈的大声喊出来“我很享受这种无拘无束,不用为谁负责的生活”,可是年纪大了之后呢?人到中年,甚至老年之后,隐患会越来越凸显…… 身体的衰败让突发疾病侵袭,当你失去意识,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钱都做不了主时,那种孤立无援,有多让人绝望? 在这个故事中,让人肃然起敬的还有蒋女士的远亲吴先生! 或许他从未想过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被居委会“联络”,远亲其实也相当于陌生人了,若无意外此生不会相遇,但是他却毅然决然的掏出了3万块的救命钱…… 大家扪心自问,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会给这个钱吗? 可他的力量终究有限,21 万不是小数,法律流程的繁琐更让他分身乏术。我们感动于这份陌生人般的温暖,却也忍不住想:如果没有吴先生,蒋女士的结局会是什么? 蒋女士的遭遇,几乎是瞬间戳中了独身者的痛处,一种隐痛…… 我们热爱生活,拼命为自己的未来兜底,努力赚钱、存钱,以为没有亲人只要有钱也一样能活! 然而我们似乎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环:车祸、中风、脑梗、心梗……当这些恶性事件突然降临在我们的身上,没有亲人的我们,是否也会像蒋女士一样无助? 笔者不是在贩卖焦虑,只是在蒋女士的遭遇里,看到了每个普通人的隐忧。 独居不是错,独身也不可耻!可我们需要想到“万一”,那恐怖的万分之一…… 这件事的发生,让笔者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独居人士的渐渐老去,此类事件发生概率会越来越大,医院、银行、保险公司到底有没有应对措施? 是时候想这个问题了,这些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健康的关键部门,需要建立起一套为 “独居、独身、无近亲属” 人群开辟的绿色通道,必要时更多权威机构可以参与进来! 但是,求人不如求己……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且依旧有单身终老想法的人,再好好想想,如果可以的话,还是找个伴吧 人始终是感情至上的生物体,我不相信有人真的不需要关心、不需要爱护、不期盼有个遮风避雨的港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