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又在台湾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刺耳的言论。很多人刷到这些新

马力在知群 2025-11-15 16:06:41

最近,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又在台湾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刺耳的言论。很多人刷到这些新闻,第一反应是愤怒,觉得这又是赤裸裸的挑衅。但是这个理解还不够,她的叫嚣只是表面,真正的目的其实要更阴险。 我们必须戳破这层窗户纸,看清背后真正的算计: 他们真正在做的,是撬动捆在日本身上几十年的「和平宪法」,而再之后真正想要的,是那个高达43万亿日元(约合2万亿人民币)的军费蛋糕,以及背后更庞大的全球军火出口生意,以及,让日本重新武装起来,这才是他们真正的阴谋。 撬动枷锁,需要一个外部危机,现在他们碰瓷我们,就是想要找到这个机会。 日本战后的「和平宪法」,特别是第九条,明确规定了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这道紧箍咒,是日本二战战败后被强行套上的,几十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做梦都想拆掉这个枷锁。 但这需要极高的民意支持,日本普通民众过了几十年的太平日子,为什么要支持政府扩军备战、让自己承担风险? 所以,他们必须制造一个敌人,营造一种迫在眉睫的威胁。这个威胁必须足够大,才能让日本民众感到害怕,从而同意政府松绑。 环顾四周,俄罗斯、朝鲜的威胁不够直接,只有渲染中国威胁论,特别是炒作台湾有事,才能最快地刺激日本国内的神经。 高市早苗、安倍晋三(已经下线)等政客,常年扮演的就是这个危机煽动者的角色。他们不断地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想通过碰瓷,想把枷锁打开。 我们看一个数字:43万亿日元。 这是日本政府在2023年批准的「五年防卫计划」的总预算。43万亿日元,折合超过2万亿人民币。这笔钱,将让日本在2027年时,国防预算占GDP的比例达到2%。过去半个多世纪,日本一直维持着军费不超过GDP 1%的非官方红线。现在,这个红线已经悄悄没了。 他们把钱都花在哪里了? 比如从美国购买400枚「战斧」巡航导弹。这东西射程超过1600公里,是标准的进攻性武器。强行将「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进行甲板改造,使其能够起降F-35B战斗机。这已经是事实上的轻型航母。投入巨额资金,与英国、意大利联合开发下一代GCAP战斗机;同时,还在疯狂推进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 这些武器装备,没有一个是专守防卫的配置。 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高度警惕? 还不仅仅是这些,他们还有一个更险恶的打算,那就是用军工产业来拉动经济。 我们都知道,日本经济失落了三十年。汽车产业,这个日本最后的骄傲,正在被中国和美国的电动车浪潮拍打得摇摇欲坠。中国的世界出口量连续两年超过日本,全球第一。家电产业,基本被中韩企业扫清了全球市场。半导体产业,也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日本急需一个新的、高附加值、高技术门槛的产业,来充当经济发动机。 他们看上了:军火工业。 日本的工业底子非常厚实。三菱重工、川崎重工、IHI、富士通……这些巨头本身就是军民融合体。他们能造潜艇、造飞机、造坦克、造精密雷达。 在过去,受限于「武器出口三原则」,这些军工部门只能给自卫队提供订单,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赚钱。但2014年,日本政府修改了「武器出口三原则」,事实上打开了军火出口的大门。 他们现在缺的,不是技术,不是钱,而是一个彻底松绑的理由。高市早苗们的叫嚣,就是为了提供这个理由。 所以高市早苗背后的人,其实有很大力量来自日本的军工产业。 千万不能小看日本的野心,还有背后军工利益集团的怂恿。一个被松绑的、手持进攻性武器的、且对历史缺乏深刻反省的日本,意味着什么?历史已经多次警告过我们。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抓紧时间,把自己(的经济、科技、军事)变得更强。 面对日本的这些利益集团,只有我们手里的实力,才是他们唯一能听懂的语言。

0 阅读:47
马力在知群

马力在知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