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军攻打硫磺岛的经验,中国武统时,要特别警惕:台军很可能已经挖空台湾山脉,利

芸霄记史 2025-11-16 13:02:51

根据美军攻打硫磺岛的经验,中国武统时,要特别警惕:台军很可能已经挖空台湾山脉,利用山脉掩护进行轰炸,用山中的暗堡阻止我人民解放军抢滩登陆,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台湾的地形决定了它有天然的防御优势。中央山脉从北到南贯穿全岛,岩石坚硬、海拔高,靠近西部海岸的很多地方直接俯瞰着可能的登陆海滩。   如果这些山体内部被开凿成隐蔽的防御阵地,那么海岸线的战场格局就会发生根本变化,进攻方不仅会在正面遭遇抵抗,还可能在侧翼和高处遭到精准打击。     台湾在交通建设上早已积累了丰富的山体隧道开挖经验,雪山隧道等大型工程就是例子,这说明他们能够在复杂坚固的地层中挖出长距离坑道,这样的技术一旦转向军事用途,完全可以打造坚固的暗堡和通道网络,比民用工程更坚固更隐蔽。     面对这样的防御布局,登陆前的火力打击很可能无法彻底摧毁目标,海滩阵地的掩体可以被炸毁,但深埋在山腹中的火力点还能在关键时刻恢复射击,并且往往能避开炮火覆盖。   尤其在抢滩阶段,部队和装备集中且缺乏掩护,一旦遭到侧翼山体的火力压制,将极大影响滩头阵地的建立和稳固,直接拖慢推进节奏。     硫磺岛战役就是前车之鉴。二战中日军在火山岛内部建了十几公里隧道,阵地分层部署,掩体中有指挥室、弹药库甚至医院,美军在登陆前用了大量炮弹和炸弹轰炸,认为地面防御已被摧毁。   但登陆后,日军从坑道中迅速恢复射击,各种火力点在不同位置持续开火,海军陆战队被迫逐洞逐堡清理,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损失惨重。     这种利用地下空间的防御方式,核心优势就是限制进攻方火力,坚固的岩层和精心加固的结构,使工事能够承受多次轰炸,隐蔽的射击点可以随时启用,防守部队还能通过暗道在不同位置快速转移,打了就撤,避免被集中火力摧毁。   即使部分火力点被击中,也可以快速修复或启用备用位置,保证防御网络的持续运作。     在现代战争里,虽然精确制导武器能够进行定点打击,但要彻底摧毁一个大型地下防御系统,必须依靠专门的钻地弹、温压弹等武器,并且要有精确的坐标和持续攻击,否则很难奏效。   更大的难题是,隐藏在山体的入口和射击口往往经过巧妙伪装,常规侦察手段很难将它们全部发现,这就给进攻方造成了极大被动。     一旦登陆战被这种防御形式拖慢节奏,战役就可能陷入持久消耗战,时间成本和伤亡都会大幅增加,而时间拖得越久,防御方就有可能组织反击,甚至获得外部支援,这会让进攻方的战略目标受挫。   登陆战讲究速战速决,必须在有限时间内把兵力和装备大量运上岸,如果也像硫磺岛那样被迫慢慢推进、一点点清理,就等于陷入防守方的节奏。     因此,针对可能存在的山体要塞布局,需要提前做好对策,除了常规的火力压制,还需要侦察锁定关键位置,并配合特种部队渗透破坏。   不要低估一个山体内部的武装力量,因为一旦它们投入实战,带来的阻力比表面阵地要大得多。      

0 阅读:262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