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伯真是太明智了,他临终前做出的两件事,很值得所有老人学习。 去年冬天,我72岁的大伯查出癌症晚期,医生说最多还有三个月时间。得知这消息后,家里人都瞒着他,可他却从我们的一些神色里明白了自己的情况。不过他也没有那么消极、恐惧,而是在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他把我爸、我叔还有三个堂哥堂姐叫到病床前,一边卖力地操作着手机,一边对我们说:“我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我卡里的46万存款,就先转给你们吧!免得我走后你们要东奔西跑!” 这话一出,堂姐先红了眼说:“爸,你说啥呢,好好养病,一定会好起来的,你的钱我们不要!”然后我们一帮亲戚,也劝大伯不要这样,还安慰他会好起来,不要想太多不好的事。 可大伯却没停下手来,当着我们的面,把他那46万元这么给分了。先转了5万元给我爸,说这是以后家里祭祖扫墓他要出的那份钱,即使他不在了,但他作为儿子的那一份也要出的。 然后再给三个堂哥堂姐每人转了13万,最后剩下两万,转给大堂哥,并吩咐大堂哥,他走后的第一个新年,要拿这笔钱来给孙辈们发红包。 每转一笔,他都让收款人把到账短信念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往下操作。全部转完,他就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像完成了一件天大的事。 当时我还没太明白大伯的良苦用心,甚至觉得他是不是病糊涂了?直到后来听邻居张叔讲了他的遭遇,我才知道大伯有多明智。 张叔的父亲是前年突然去世的,老人走后不久,在整理遗物时发现老人藏起来的存折,里面还有12万的存款。 张叔就想去银行取出来,结果银行说要证明“你爸是你爸”,还要所有继承人到场做公证,张叔才能拿走这笔钱。 为了开证明,他四处奔波,光去派出所就去了五六次。由于老人是建国前出生的,没出生证明,户口本早年前就换过了,他们父子俩的户口页早就不在一起了。为了证明是父子,派出所让他找居委会开证明,居委会又让他找原单位,来来回回跑了一个多月,才勉强凑齐材料。 可最麻烦的是继承权公证,张叔的母亲早就去世,两个妹妹都在外地,要她们回来签字,这来回的路费、住宿费就花了三千多,公证费又花了五百,还有一些琐碎的费用等等,最终折腾了小半年才把钱取出来。虽然花的成本,也就不到一万元,但人却被这些证明给折腾坏了。 张叔说:“现在的银行规矩严是好事,可对死人办事,这规矩就太熬人了。” 听了张叔的话,我才想起大伯临终前的所作所为,真是太明智了。一是提前安排的遗产分配,免了子女为这钱而争抢伤了一家和气,二是解决了人走后,取钱难、证明难得问题。 除此之外,更让我佩服的是大伯对身后事的安排。大伯转完钱后,也跟我们这些家人交代了他的身后事:“我走了以后,一切从简。不设灵堂,不请道士,不用通知远房亲戚,就咱们家里人知道就行。我火化以后也不要买墓地,我已经了解好了,就给我办理树葬。” 当时听到这话,堂哥和我爸我叔他们都觉得不妥,尤其是我爸觉得,大伯这辈子不容易,辛苦一生,怎么能这么简单就送走了?最起码也得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办几桌酒席,让亲戚们来送一送,这样才体面。 可大伯却说:“人走了,还能怎么送?办丧事,摆几桌酒席那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对逝者来说没有意义!我知道你们都是想让我走的体面一点,可那体面不是摆出来的。 那些远房亲戚,平时一年都不联系一次,我走了,要他们大老远来随个礼,而你们又还得回礼,这还来还去,就是劳民伤财,折腾生者。” 而这一点,我是很理解的,就拿我同事老林家办丧事来说吧!他父亲去世时,为了所谓的体面,他把老人送回老家办丧,搞了四天三夜,办了二十多少张桌酒席,还请了鼓乐队,从早上吹到晚上。 而因为办这场丧事,老林请假了一周,耽误了不少工作,回来连续补班了好几个双休日。 他那读高三的儿子,为了守灵,也跟着请假了一周,并折腾的好几晚没睡好,整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比较虚,缓了半个月才慢慢养好。 而老林的妻子,更悲催,亲戚朋友来灵堂吊唁时,家人都要跪拜回礼的,他妻子因长时间跪拜,膝盖受损,办丧后的一个月里都行动不便。 还有结账的时候,那些酒席钱、乐队钱加起来花了4万多,而收的礼金才两万出头,倒贴了两万多。而我大伯所说的一切从简,就是不想让家里人,为了他的身后事而遭罪。 所以,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借这件事告诉一些老年人:趁着身体还行,头脑也清醒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像我大伯那样,无论是遗产规划,还是身后事的交代,早早做好安排。 免得因遗产分配问题,而搞得子女相争,因领取遗产困难,而让子女东奔西走。还有免得因为繁琐的身后事,而让子女影响了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