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5 我第一次遇见他是在中考完的物理辅导班,被他的外貌和开朗健谈的性格所吸引,但那一整个假期我都没能找到可以进一步联系他的机会。 后来到高一暑假,在我已经淡忘他的时候,居然又一次在辅导班遇到了他。同一个班级,挨得更近的座位,只是因为补习老师一句的“xxx(我)创一个qq群”,困扰了我一个暑假的难题,居然就这么轻松地解开了。 我们第一次加上联系方式,没有任何的共同话题,前两周的聊天框是意料之中的冷清。直到2018年世界杯的到来,我们意外得知对方居然和自己喜欢同一支球队,共同话题来得猝不及防,却也只停留在面对面的交谈。我隐隐预感着什么,终于有天,我收到了他主动发来的消息,一条很莫名其妙的,询问我什么样的行李箱比较好的信息。当时的回答我忘记了,只记得从那之后我们变得越来越熟悉。 他会和我聊想去的留学国家;会在我们深夜打电话,他弟弟走进房间,笑着让他弟弟喊我漂亮姐姐;会耐心倾听我编谎说是唱给过生日的朋友,实际上是唱给他的歌;会在课间我跟朋友随口一言有点饿的时候,在下次上课前准备好三明治,然后偷偷塞进我的抽屉里;会陪我跨越十几公里去图书馆还书;会不拆穿那时我说的公交车很难等,但只是想跟他多走一段路的拙劣谎言。 甚至会和我炫耀他会好多才艺,钢琴,吉他,跆拳道,街舞,篮球足球,比我初中喜欢的那个只会读书的男生厉害很多。 那时候发生的暧昧太多了,我也能肯定这绝对不是我单方面的臆想。 再没有过比那更好的夏天了。 开学在即,他要准备留学的事情,他在雅思小班认识了一个女孩,家境优渥,长相漂亮,俩人性格也是一等一的合拍,我的自卑情节在作祟,即使明知他和对方没有任何超脱朋友的行为。 我应该是回避型人格,但当时的我不知道这些名词,只希望他想起我时永远是美好的,是没有任何嫌隙的。我对爱情的悲观主义持续至今,认为人和人之间终究是要分散,比起拖到最后相看两厌,我更希望我们曾有过一段值得回忆一辈子的满分关系。 就这样,我冷了他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向我发来了好长一段信息,大致是问我为什么现在不爱跟他说话了,为什么不和他分享我的生活了,是不是他有哪里做得不好,他很想我。我也回了很长一段信息,大致意思是我觉得我们做回朋友更好一些。 后来,他出国了,我们的聊天从对话框,渐渐移到朋友圈的评论区,再渐渐变得不再联系。最后一次和他讲话一年后的高三寒假,除夕夜,他给我发了一个qq口令红包,“Y仔好帅”,我让我的侄子帮我念,但他太小了,连姑姑这么简单的词都总要念成嘟嘟,最后我也没有点开那个红包。 高考后,我换了新手机和新的手机号,微信只加了家人和一些初高中的朋友。 我现在有时再想起他,又觉得空落落,又觉得充盈。空落落来自于遗憾,我也会懊悔自己当时为什么不再勇敢一些,但每当回想那个夏天,就必然会想起那次放学。邻近傍晚的阳光温而不刺,我跟朋友并肩走出大厦,听到有人在背后大声喊我的名子,我回过头,看到他站在流动人群中,笑着朝我挥手,说:“刚才还没跟你说再见,下周见!” 我又觉得没有遗憾了。
15015 我第一次遇见他是在中考完的物理辅导班,被他的外貌和开朗健谈的性格所吸
生活微观察社
2025-11-17 01:52:3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