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喝西北风成为现实 据央视报道,经过多年研究攻关,我国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从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被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这一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饿了喝西北风即将成为现实。 在玉米等农作物中,自然光合作用的淀粉合成与积累涉及 60 多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能量转化效率为 2% 左右。通过多年研究攻关,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科研团队联合大连化物所,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通过耦合化学催化和生物催化模块体系,实现了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能量转变方式,成功构建出一条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只有 11 步反应的人工途径。目前在实验室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农作物需要几个月的淀粉合成过程。不仅步骤更少,而且还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与合成速度。该人工途径从太阳能到淀粉的理论能量转化效率是玉米的 3.5 倍,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的 8.5 倍。在充足能量供给的条件下,按照目前技术参数推算,理论上一立方米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 5 亩土地玉米种植的平均年产量。虽然现在还是处于实验室阶段,未来还需要有更多的科学挑战。但不久就会实现工业化生产,它会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到二氧化碳的利用和个双碳的目标都会起到非常重大的支撑作用,是国际上第一次完成从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的整个过程,在生物制造这个领域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式的突破。将来再不用担心自然灾害或粮食减产造成的食物短缺,彻底解决了有史以来人们的吃的问题。喝西北风就可以生存真的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