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中日关系恶化的这么快。 14日晚上外交部才刚刚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洛风阐社会 2025-11-17 11:08:06

没想到中日关系恶化的这么快。 14日晚上外交部才刚刚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15日国内包括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川航、厦航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集体宣布,日本航线机票可免费退改! 要知道前两天,中国册刚刚开始解禁日本海鲜产品对华出口,日本的前期几批次海鲜产品已经运抵国内销售。 没想到又因为日本首相的不当言行,又给刚刚解禁的日本对华贸易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批刚运到中国的扇贝,现在估计正躺在仓库里“发愁”。 之前核污染水排海的阴影还没完全散去,不少中国消费者对日本海鲜本来就抱着观望态度,这次双边关系又出幺蛾子,哪怕是合规进口的海鲜,销量恐怕也要大打折扣。 有海鲜经销商私下说,本来都已经和超市谈好了上架计划,结果外交部提醒一出,超市那边直接把排期延后了,就怕上架后没人买砸在手里。 这种市场的恐慌情绪比政策限制更可怕,政策能调整,但消费者的信任一旦没了,再想捡起来就难了。 日本农林水产省之前还美滋滋地说要加快37个道府县的出口手续,现在看来,就算手续办得再快,只要政治上不断线,海鲜卖不出去还是白搭。 其实中日经贸关系本来就像走钢丝,一边是互补性强,一边又容易受政治因素影响。 日本的汽车、电子产品,中国的稀土、轻工业品,本来是双赢的格局,但每次日方一在敏感问题上“作妖”,最先受伤的就是这些实体经济。 就像这次,航空公司要承担退改损失,海鲜进口商要面对库存压力,普通消费者要么退掉早就订好的日本旅行机票,要么对货架上的日本海鲜望而却步,整个产业链都被波及。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之前还在韩国跟中国商务部部长谈,催着中方撤销水产品限制,结果转头自己家首相就捅了个大篓子,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简直是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演绎到了极致。 说起来日方也不是第一次犯这种“低级错误”了,总以为在敏感问题上踩线能捞到政治资本,却忘了经济账才是最实在的。 中国市场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便利店,日本渔业花了两年才等来的解禁机会,可能就因为一句不负责任的言论付诸东流。 现在不光是海鲜和航线,后续日本的汽车、化妆品等行业说不定也会受影响,毕竟消费者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当大家对一个国家的好感度下降时,自然会减少对它的商品和服务的选择。 从外交部提醒到航司退改,再到海鲜贸易遇冷,这一连串反应其实都在传递一个信号:中日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尤其是在台湾问题这种核心利益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日本首相要是真为自己国家的企业和渔民着想,就该好好管住自己的嘴,而不是一边求着中国开放市场,一边又在敏感问题上挑衅。 现在这盘棋被下乱了,想要再摆回原样,恐怕不是靠几句轻飘飘的解释就能解决的。 那些等着卖海鲜的日本渔民,那些订了机票准备出行的旅客,还有那些靠中日航线盈利的企业,估计都在心里吐槽:好好的生意,怎么就被一句不当言论给毁了呢?这大概就是“政治作妖,经济买单”最真实的写照了。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