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了名,不止美国,全世界都知道了。东方大国于2025年11月5日宣布,决定从

糕篙聊世界 2025-11-17 19:38:46

这下出了名,不止美国,全世界都知道了。东方大国于2025年11月5日宣布,决定从11月10号开始,暂时停止对美国那部分24%的额外关税征收,但原本10%的基本税率还会保留,这个调整涉及大豆、小麦和鸡肉这些美国主要出口农产品,都是我们平时吃饭生活常会用到的东西,表面上看像是中方做了让步,实际只是把之前多收的那部分税先缓一缓。

今年年初特朗普重新当总统后,又搞单边关税那套,对咱们的商品加征的税都到145%了,简直不讲理。

咱们为了护着自己的利益,4月份也把对美关税提到了125%,这都是被逼的反击。

果然,加税后效果立竿见影,就说美国最看重的农产品吧,2025年上半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同比降了22.7%,鸡肉更惨,直接跌了50.4%,那些靠着出口中国吃饭的美国农场主急得跳脚,对着政府骂声一片。

有人担心咱们自己会缺粮?其实早有准备,这些年早把进口渠道铺得四通八达,就说大豆,巴西早就顶上了,2024年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了咱们总进口量的71.1%,美国大豆的占比已经降到21%,就算一时断供也掀不起大浪。

而且咱们对美出口的依存度也早降下来了,2018年还占19.2%,去年已经跌到14.7%,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速反倒涨了7.2%,这底气可不是凭空来的。

到了5月份瑞士日内瓦谈判,其实就是美方先扛不住了,主动松了口。根据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美方先撤销了91%的额外关税,还把24%的加税暂停了90天,只留了10%的基本税率。

咱们当时就说得很清楚,他们调咱们也跟着调,这是早就说好的对等原则,哪来的让步一说?

当时就有企业尝到了甜头,有家年出口1亿元的五金厂,之前光24%的关税就得交2400万,政策一调整,这笔钱直接投进了新生产线,产能一下提了20%;还有家做电子产品的企业,之前出口手续要办半个月,现在一周就搞定,回款周期短了快一半,资金周转都顺畅了。

这次11月宣布继续暂停那24%的关税,本质上就是把5月份的务实做法延续下去,跟“单方面妥协”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毕竟这24%本来就是“临时加征”的,现在暂停只是回归到更合理的状态,而且明确说了是“暂时”的,主动权完全在咱们手里,要是美方再搞小动作,分分钟能恢复回去。

更关键的是,这么做从头到尾都是为了自己人,跟给美国面子没关系。

就说大豆,咱们每年要进口上亿吨,虽然巴西是主力,但美国大豆在价格合适的时候也是重要补充,暂停额外关税能直接拉低进口成本。之前加税那阵子,国内豆粕价格跟着涨,饲料企业成本蹭蹭往上走,最后还得传导到猪肉、鸡蛋这些餐桌必需品上,现在把税降下来,等于给国内物价踩了踩刹车。

还有鸡肉,美国鸡肉在全球市场上性价比不算低,多一个进口来源,国内消费者就能少花点钱,食品加工企业也能降低成本,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

美国这边早就盼着咱们松口,毕竟他们的农民和农业州选民可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2018年那次关税战,美国农业已经吃了大亏,2024年农产品逆差364.51亿美元,要是2025年再这么耗下去,那些农业州的选票恐怕就要飞了。

特朗普之所以先撤销关税,说白了就是被国内的通胀压力和选举需求逼的,咱们顺着台阶下,既维护了对等原则,又给自己人谋了实惠,这算盘打得可比“让步”精明多了。

而且咱们也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就算进口美国农产品,也还在继续巩固巴西、阿根廷这些替代来源,进口依存度一直控制得很好,根本不用担心被卡脖子。

看看那些说“让步”的论调,其实是没搞懂中美经贸博弈的逻辑。中方从来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4月份加税是反击,11月暂停是对等回应,每一步都踩着“维护自身利益”的线。

就像之前有人算过的,这次关税调整惠及的1120类商品里,大多是跟国内民生和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苏州有家企业借着政策东风,上半年对美出口直接涨了104%,陕西扶风县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也暴涨127.8%,这些实实在在的增长,才是政策调整的真正意义。

说到底,这24%的关税暂停就是场“对等的技术调整”,美方先松的手,中方跟着撤力,核心还是为了国内的餐桌和企业的生产线,跟给美国面子半毛钱关系没有。要是真以为中方是在让步,那可就太小看这份务实和底气了。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糕篙聊世界

糕篙聊世界

糕篙聊娱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