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战略的角度看,俄罗斯必须打赢这场战争,不然面对北约的持续施压与报复,其西部安全屏障将彻底崩塌,后果不堪设想。从国家安危来讲,这场胜利更是俄的生存底线,一旦失利,被西方肢解的风险绝非危言耸听,苏联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而从当前战场态势来看,俄罗斯的军事胜利已无悬念——其战时军工体系全速运转,2025年不仅密集交付苏-35S战机,更计划年产12万枚校正航空炸弹和7万架远程无人机,火力优势持续扩大。唯一悬而未决的是,耗尽国力的乌克兰,战败后终将走向何方。 如今的乌克兰早已陷入内外交困的绝境。西方援助看似仍在持续,但美国援助已经停止,欧洲内部分歧加剧,意大利、匈牙利等国明确主张援助应与和谈挂钩。 泽连斯基曾公开喊话,乌克兰国库已空,急需650亿美元才能维持运转,连军人薪资都难以发放,前线兵力短缺到有可能准备将征兵年龄降至18岁,日均损失近1000多人。这种靠外部输血维系的抵抗,注定难以持久,而乌克兰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在自己手中。 我分析战败后的乌克兰,大概率逃不开三种结局。要么在大国协调下实现中立化,放弃加入北约的诉求,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换取重建支持,这也是中方一直倡导的政治解决路径;要么沦为西方与俄罗斯的缓冲地带,经济上依附欧洲,安全上丧失自主,成为地缘博弈的永久牺牲品;最坏的可能是陷入长期分裂,东部亲俄地区与西部亲西方地区形成对峙,民生彻底崩溃。 说到底,乌克兰从被推向冲突前沿的那一刻起,就成了西方遏制俄罗斯的棋子,而这场战争的最终落幕,终将是地缘利益的重新平衡,至于乌克兰民众的福祉,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终究只是次要考量。 中方始终呼吁劝和促谈,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但乌克兰的最终走向,终究要看俄与西方的博弈结果,以及其自身能否认清现实、做出理性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