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突然宣布了“西方-2025”联合军演安排。 这

忆霜夜概积雨云 2025-11-18 11:12:34

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突然宣布了“西方-2025”联合军演安排。 这事一出,欧洲神经立刻紧绷,核心担心是节奏会不会踩偏。演练本身是例行动作,但科目贴近实战,门槛一旦压得太低,误判就容易冒头。 演习细节外媒盯得很紧,有报道解读为包含核手段与远程打击科目,波兰和周边国家提高警戒。与之并列的是德方军队高层公开表示,没看到俄方准备攻击的迹象,这两条信息放在一起,说明判断差异不小。 德国这边也没闲着,多国在本土进行装甲力量联合训练,参训超过十国,科目强调协同与快速机动。场面大不代表要开打,更多还是磨合流程、看通信和补给能不能跟上。 把镜头拉回我们自己的节奏,近年海空训练常态化推进,周密通报、固定窗口、明确范围,这些都是降低摩擦的关键。福建舰已经开展多次海试,流程清晰,外界可以预判动作,这就能少很多不必要的猜测。 另一条线从2022年开始更明显,北约峰会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参与讨论,互动增多。有学者郑永年提到“向亚太靠近”的趋势,这点从公开活动安排能看出来。 至于东京设联络处的说法,实际情况是曾讨论,但至今没有落地。这说明各方在扩展触角时仍在掂量成本和反应,不是一步就到位。 把时间轴往后推,2024到2025这一串演习叠加,风险主要在接近边界的科目与飞行航线。通告清楚、路径可预见、联络通畅,能把不必要的紧张降下去。 欧洲内部的判断差异也值得重视。一个强调提高戒备,一个强调未见动员迹象,这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信息来源与侧重点不同。多看公开数据,多做交叉验证,比情绪反应更可靠。 我们这边的做法一直是把沟通渠道摆在前面,例行通报、临时通告、应急热线都要用起来。训练照样进行,护栏要立牢,靠程序把不确定压住。 有人担心会不会走到失控的那一步,冷静看变量,最关键还是把“边练边控”的节奏抓住。该练的练,该说的说,把风险点提前拆掉。 最后一句话落地:紧张不等于失控,强度上去了,规则就要更清楚,手稳心定,少走弯路。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忆霜夜概积雨云

忆霜夜概积雨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