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据媒体报道,韩国方面突然宣布了,将东北亚三国的称谓顺序统一调整为

忆霜夜概积雨云 2025-11-18 11:12:35

果不其然。 据媒体报道,韩国方面突然宣布了,将东北亚三国的称谓顺序统一调整为“韩中日”。 这个顺序本来就是用法习惯,但这一步明显是在释放修补关系的信号。名头前后挪一格,态度有变化,落到安全层面,还得看硬指标。 看海上这块,我们的055型大型驱逐舰已列装,编队训练常态化;空中有歼‑20形成稳定值班,运‑20承担远程投送。这些是可视化的底色,决定的是执勤范围和应对速度,不会因为别人怎么称呼就变。 再看韩国手里的牌,F‑35A已成规模服役,KDX‑III第二批在推进,KF‑21完成试飞但还没量产。这说明它在空防和海上防空有提升,但关键机型还在爬坡期。我们这边是量产和体系配套的节奏,两边差异很直观。 日本的进度也能对照。出云级改装向搭载F‑35B迈进,相关测试已经做过,海上巡航节奏稳定。称谓变不变,对它的舰队值班、岸基战斗机轮换都不构成实质影响。 今年半岛局势起伏不小,弹道发射多次,海空三方联演频率上来。预警、拦截、联络这些流程都有固定安排,顺序怎么叫,流程不会改。 把视线拉回到产业一侧,中韩在无人机、电子元件、舰用材料上都有合作空间,但出口管制和审查标准摆在那里,项目推进要一项项对照清单,靠程序落地,而不是靠名头。 我们自己的联训强度还在加码,052D、055与多型机协同远海训练,后勤补给和维护节奏越来越顺。对比日韩的多国演训,各家都在按计划把各自缺口补上。 韩国这次调整,更像是先把沟通氛围理顺。真正能减少摩擦的,是热线能否更高频使用,海上“不碰头”规则是否细化到具体航段和时间窗。 回看过去,多次会议上名字先后有过变化,装备采购和技术升级还是按合同节点走。这说明形式归形式,实操归实操。 对我们来说,心态稳住,把海空力量和后勤能力持续做实,才是关键。值班覆盖更密,远海训练更熟,补给更快,遇到情况才能稳。 名字排列可以随它变化,但全天候值班、远程支援、海上补给这些实打实的活儿,才会在关键时刻起作用。 把活儿干好,话怎么说都不重要。

0 阅读:0
忆霜夜概积雨云

忆霜夜概积雨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