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政府在2022年底突然宣布了五年内把防务投入抬到相当于GDP约2%的水平,并引进远程“反击能力”,包括采购美制“战斧”。 这波加速盯着的,就是2030这个节点。中国航天已公开提出到2030年前后实施载人登月,登月着陆器和新型运载在推进,阶段性试验持续披露。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节奏调整,日本更多参与配套工程,这会让它不敢松手。 空中这块更直观。我军J-20已在海空方向常态化值班,生产与改进节奏稳定,配套雷达、导弹持续迭代。日本一边加速引进F-35A/B,一边押注与英意共研的GCAP,公开目标是2035前后成军,短期内仍以F-35和现役机队扛住。 海上力量的差距同样清楚。我国辽宁、山东、福建三艘航母形成梯队,福建正在码头测试,后续海试时间未公布。日本改装“出云”级以适配F-35B,不造大型弹射航母,更多依赖美国的大型平台补位。 火力覆盖也在拉开。我国东风系列常规导弹体系成熟,海上055驱逐舰的垂发数量与类型都很全。日本一方面采购“战斧”,另一方面把12式岸舰导弹做延程,目标是把射程顶上去以延缓对手行动。 联动层面,日本近两年把演训密度拉高,“利剑”等系列常态举办,嘉手纳用轮换机队补缺,包括F-22、F-35等。对应地,我国东部方向组织联合演训,海空兵力按计划推进训练,不跟着节奏起伏。 产业能力是底盘。国内高端制造产能向上,造船、光伏、锂电处在第一梯队,军工材料与电子逐步补链。日本新项目大量靠国际联合,国内单线承担有限,周期更长,抗风险能力受制约。 时间线摆在桌面上。到2030前后,月面任务中美都在冲刺,日本多以参与载荷和地面系统为主。节点一到,话语权就看工程与试验的真实进展。 财政和社会承压对日本是现实问题。为防务增税的方案在国内争议大,预算连年创新高,持续性存疑。我方采取稳扎稳打的模式,按里程碑推进,避免抢进度带来的隐患。 区域安全的节奏需要可控。我们保持例行巡航和信息发布,减少误判空间。日本在高强度演训里要面对成本和人员压力,这不是短跑能解决的。 说到底,日本急,是怕到2030前后失去牵引力,所以更紧地拽着美国一起上场,把节奏压到更高。 对我们而言,关键是把工程节点、训练节点、保障节点一个个做实,按计划推进。 当这些节点稳稳落地,外面的噪音会变小,主导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果不其然。 日本政府在2022年底突然宣布了五年内把防务投入抬到相当于GDP
向秋一往无前山雀
2025-11-18 14:31: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