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坛炸锅!2025年11月4日共同民主党议员提交重磅法案:凡在集会中发表针对中国的仇恨言论、公然侮辱中国损害国家尊严者,最高可判处5年有期徒刑,消息一出瞬间引爆韩国舆论场。 咱先把这事的核心捋清楚,提交法案的不是普通议员,领头的是共同民主党外交委员会的李哲熙,这人常年关注中韩关系,之前还牵头过中韩民间交流协会,法案条文里写得很具体,不是随便说句不满就算数,得是在公开集会里故意散布虚假信息抹黑,或者用侮辱性语言攻击中国整体形象,才会被追责。 最让韩国人吵起来的是5年有期徒刑这个量刑,要知道韩国对普通诽谤罪的最高刑期才3年,这法案比诽谤罪判得还重,不少韩国网友在论坛里说“这是拿法律当外交工具”,但也有不少人站出来支持,说早该管管那些极端言论了。 支持法案的人里,有不少是做中韩贸易的生意人,首尔有个开电子零件厂的老板就说,2023年有批韩国人在工厂附近集会,喊着抵制中国零件的口号,结果他的中国客户直接暂停了订单,损失了好几千万韩元,这种言论不是自由是害人。 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韩国的一些激进团体和部分媒体,他们说这法案“限制言论自由”,甚至有人扯到“民族尊严”,说议员是在“讨好中国”,还有法学教授站出来分析,说法案里“损害国家尊严”这个界定太模糊,容易被滥用。 其实这法案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背后有挺多铺垫,2024年上半年韩国就发生过三起类似事件,最严重的一起是4月中旬,有个地方团体在首尔明洞集会,举着不当标语还发表过激言论,当时咱们的驻韩使馆专门发了声明表达不满,中韩文化交流活动也因此暂停了两个月。 更关键的是经济层面的考量,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对华出口占总出口的22%,比对美出口还高3个百分点,尤其是半导体和汽车零件,中国市场占了半壁江山,那些极端言论要是发酵,最先受影响的就是这些行业。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提交法案的共同民主党是韩国的在野党,现在的执政党是国民力量党,国民力量党立马就表态说“法案有失偏颇”,这话听着是反对,其实藏着政治算计,毕竟明年就要大选,两边都想靠外交议题争取选民。 可能有人会问,别的国家有没有类似的法律? 还真有,2021年德国就出台过针对反犹太仇恨言论的专项法案,最高刑期也是5年,不过那是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像韩国这样专门针对特定国家的,在发达国家里确实少见。 咱们换个角度想,这法案能不能通过还两说,韩国法案要经过国会委员会审议、全体会议表决等好几个流程,现在执政党反对,就算共同民主党拉上其他小党派,票数也未必够,而且美国那边也可能有意见,毕竟韩国的外交政策一直受美国影响。 这法案吵得沸沸扬扬,本质上是韩国在平衡外交、经济和国内政治的利益。 不管最后能不能通过,它都释放了一个信号,现在国与国之间联系这么紧密,随便发表极端言论真的会捅大篓子,尊重彼此才是合作的前提,这道理放在哪个国家都适用。 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因为言论引发矛盾的事?你觉得靠法律管这种仇恨言论靠谱不?是该优先保障言论自由,还是该遏制不当言论带来的伤害?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说道说道。 信息来源: 九派新闻——2025-11-08 韩国执政党拟推立法:侮辱特定国家或其人民,可判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