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惯着!美国驻日大使被怼的哑口无言!在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表示,“感觉就像圣诞

士气沉沉 2025-11-18 17:24:17

完全不惯着!美国驻日大使被怼的哑口无言!在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表示,“感觉就像圣诞节提前到来了。我谨向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和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健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为进一步深化日美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之后,我们的驻日大使吴江浩出来回应了。 11月17日,吴江浩大使表示,格拉斯大使真那么轻松吗?全世界都在感谢来自你的国家的“关税”,做美国的盟友真是“幸运”。很显然,对于我们连续反击高市早苗的恶劣言论,美国大使完全是一副兴高采烈的嘴脸,认为中国推进了美日关系更加紧密,就如同圣诞节提前来到一样。 结果没想到我们大使非常直白的揭了美国的老底子。我们大使的意思很清楚,美国不是鼓吹美日关系很好吗?那美国为什么要对日本加税,对日本捅刀子。 这番外交辞令的交锋,可比任何戏剧都来得精彩。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格拉斯,他那段“圣诞节提前到来”的感谢,听起来就像是隔岸观火后幸灾乐祸的调侃。 他眼看着中国因为日本政客高市早苗等人触碰红线而采取反制措施,日本政府因此显得有些被动,他便觉得这是美国巩固同盟、拉拢日本的绝佳机会。 这种心态,说白了就是把盟友当棋子,看到棋子被对方“将军”了,自己非但不帮忙,反而拍手叫好,觉得这盘棋自己赢定了。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仿佛在说:“看,被我言中了吧?还是得靠我美国。” 然而,他显然算错了一步,那就是低估了如今中国外交的风格。我们不再仅仅是严正交涉,不再仅仅是表达抗议,而是开始用对方听得懂,甚至让对方感到刺痛的方式来回应。 吴江浩大使的回击,正是这种风格转变的绝佳体现。他没有掉进伊曼纽尔设下的“中国破坏地区稳定”的话语陷阱,而是直接掀了桌子,把问题引向了美日关系的内部矛盾。一句“全世界都在感谢来自你的国家的‘关税’”,瞬间就让伊曼纽尔的“圣诞节”显得无比讽刺。 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美国这些年对日本干的“好事”可不少。当年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对日本的钢铁和铝制品狠狠加税,理由是“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这把刀子直接捅在了日本经济的要害上。后来的拜登政府,嘴上说着要修复盟友关系,可这关税迟迟不肯完全取消。 更有意思的是,拜登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看似是美国国内的产业政策,实际上却把日本、欧洲这些盟友的电动汽车产业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明摆着是要用市场壁垒来扶持自家企业。日本车企在美国市场打拼多年,最后却落得个“非嫡出”的待遇,这心里的苦,又能向谁诉说? 吴江浩大使把这笔账翻出来,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你美国一边唱着“牢不可破的友谊”的高调,一边却在经济上实实在在地割盟友的肉。 中国只是对日本个别政客的错误言论进行点名批评,你就高兴得像过节,那你美国对日本整个国家下黑手的时候,日本是不是该给你过个春节? 这种对比,让伊曼纽尔那句轻飘飘的感谢,瞬间变得苍白无力。他原本想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手画脚,结果被一记勾拳打中了经济现实的软肋,哑口无言也就不奇怪了。 这场交锋的背后,其实是国际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过去,很多国家在面对美国的双重标准时,往往选择隐忍或旁敲侧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直接挑战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中国驻日大使的这次回应,不仅仅是为高市早苗事件本身,更是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那种美国说啥就是啥,盟友只能默默承受的时代,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开始把桌子上的潜规则,直接摆到台面上来聊,用事实和逻辑来解构那些虚伪的口号。 这场外交风波也让日本处在一个颇为微妙的境地。一边是必须依靠的安全保障,一边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最大的贸易伙伴。 当自己的两个“重要伙伴”当着自己的面如此直接地“开撕”,不知道日本心里是何滋味。是感到尴尬,还是在盘算如何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空间? 这恐怕是一个比伊曼纽尔的“圣诞节”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盟友”的真相被如此赤裸裸地揭开,未来的国际关系,又会走向何方呢?这或许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