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再挥芯片管制大棒!阿斯麦手握

执着的阳光洒满世界 2025-11-19 02:02:46

果不其然。 荷兰政府突然宣布了新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控升级。 阿斯麦握着极紫外机型的关键环节,全球高端机型基本都靠它,台积电、三星的高端产线长期排队采购,这就是荷兰敢硬顶的底气。 回到节点上看,2023年荷兰发布设备出口新规,9月1日开始执行,深紫外浸没式机型对华出口改为许可制,国内14纳米扩产节奏被打慢,很多项目不得不重排计划。 随后在2024年1月,阿斯麦确认部分对华深紫外设备出货许可被叫停,后来荷兰方面又传出加强审查的消息,国内企业采购周期进一步拉长。 财报里也能看到端倪,阿斯麦曾披露中国销售占比较高,但同时提醒未来不确定性增加。荷兰强硬的底层逻辑,就是产业链位置加外部压力叠加。 国内这边没有停下。氟化氪、氟化氩机型已经投入成熟制程,关键设备国产率持续抬升,刻蚀、薄膜、清洗等环节更稳,产线能跑起来。 在产能侧,成熟制程的大规模建设把手机、车用、工业芯片的供应稳定住了。即便高端受限,交付和成本没有失控,订单结构在优化。 时间往前推,2024到2025年,国内多家晶圆厂宣布扩建成熟线,工艺配套更齐,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缓冲垫,让外部限制的效果被稀释。 安世半导体这块,据媒体报道正受到荷兰方面的审查与限制,具体措施以官方发布为准。它主打车规芯片,客户覆盖欧洲车厂,任何不确定都会影响供应安排。 欧洲整车厂更看重交付稳定。供应链被频繁插手,备货和测试周期变长,最终还是落到产能调度和交期风险上,谁都不会轻松。 中国主管部门已公开表达关切,要求对方用实际动作减少风险,信息传达很直接,核心是把链条稳定住,避免无谓的波折。 值得一提的是,阿斯麦前任高管公开说过,过度限制会加速中国本土推进,这话不虚。国内企业把研发、验证、量产一步步压实,目标明确。 说到底,荷兰不该把设备当成长期杠杆。中国会把关键环节一个个补齐,把生产线跑稳,减少外部变量。 等到更高端机型在国内逐步落地,卡点的效果自然下降,合作的空间还在,但前提是规则清晰、互不设障。

0 阅读:415

猜你喜欢

执着的阳光洒满世界

执着的阳光洒满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