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日本自己大概也没想到,因为一番错误的言论,竟然引发了这么大的风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高市早苗的那句“存亡危机”把日本往战争边上推了一步,中国马上发声,官方连续几天都在强调不能容忍这样的言论,这是在挑战中国的底线,韩国速度更快,直接就要求日本给个说法,还叫日本要正视历史做点实际事,不然这关系休想缓和。 朝鲜和俄罗斯也没闲着,纷纷对日本不满,接连发话批评修宪和挑战地区安全的动向,四面八方的压力全堆到了日本头上,日本除了内部焦虑,外面一个帮手也没有,日本本来还想指望美国撑腰,但美国一边沉默一边用“盟国不等于朋友”这样的话把日本晾在外边。 日本打算靠和美国的经济合作换来支持,为此还把投资计划做到五千多亿美元,这钱砸下去换来的只是美国的冷淡,老百姓心里其实也明白,真要出事美国肯定还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下日本国内舆论也闹起来了,大家都觉得高市这招玩过了头。 不光是外交层面的麻烦,日本自身也跟着受影响,物价涨得厉害,就业压力大,经济形势本来就不乐观,这时候又加上邻国集体施压,民众焦虑更上一层楼,政府高层想着通过私下沟通“灭火”,一边又很难公开退让,因为一旦退让就得面对政坛和舆论的反弹。 多年来日本右派势力一直想着打破和平宪法,刚好这次事件给了外界把柄,韩国公开反对,中国质疑动机,俄罗斯和朝鲜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响,邻国的反应也很有针对性,不但要日本收回不当言论,还要放缓修宪步伐。 老百姓看到官方只会用模棱两可的话,抗议声在街头越来越大,社会整体的不安几乎要溢出来,外部看得清楚,日本已陷入被动,不仅需要收拾外交局面,更要缓解国内危机感。 高市早苗本想以强硬姿态凝聚支持,却把日本推向了更大的麻烦,各个邻国看得明白,日本现在不仅在修宪上难以推进,连台湾问题的立场也进退两难。 现在日本真的被困住了,外有压力内有隐忧,一旦外交和经济双重失衡普通人最受影响,邻国们正看着日本会不会拿出点诚意,不然这场危机还得持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