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不死曹操会选择曹昂做继承人? 曹昂要是能熬过宛城那一战,曹操的继承人根本轮

康安说历史 2025-11-20 00:59:43

曹昂不死曹操会选择曹昂做继承人? 曹昂要是能熬过宛城那一战,曹操的继承人根本轮不到曹丕曹植这些弟弟们争破头,这事儿从根上就没悬念。 先得说曹昂这身份,简直是为继承人量身定做的 —— 曹操的长子,亲妈刘夫人早逝后,直接被正室丁夫人收养,这在古代礼法里就是实打实的嫡长子,比后来卞夫人扶正后才成嫡子的曹丕根正苗红多了。 要知道东汉那会儿,"立嫡以长" 可不是空话,曹操自己打天下靠的就是士族支持,这帮人最认的就是这个规矩,曹昂这身份往那儿一站,就占了天然的政治正确。 更关键的是这小子真不是靠身份混日子的草包,20 岁就被举了孝廉,这在当时可是年轻有为的硬指标,说明他不光是曹操儿子,自身名声和能力在士大夫圈子里早有铺垫。再看实战履历,打小就跟着曹操出征,不是那种养在深宅里的少爷。 宛城那回多凶险啊,曹操自己贪色惹恼了张绣,人家连夜反水,战马都被流矢射伤了,眼看就要被追兵逮着,是曹昂把自己的马让给了父亲,自己断后战死。 这事儿往大了说叫 "舍身救父",既占了 "孝" 这个儒家核心美德,又显了武将的担当,这种级别的功绩和口碑,可不是曹丕跟着出征几次、曹植写几篇赋能比的。 曹操后来对丁夫人那股子愧疚劲儿,就能看出曹昂在他心里的分量 —— 丁夫人因为曹昂之死跟曹操决裂,回了娘家,曹操放下身段亲自去接,被冷脸相待也没发作,晚年病重还念叨着 "要是死后见着曹昂,他问我‘我妈在哪儿’,我该怎么答",这份亏欠要是曹昂活着,绝对会转化成实打实的储君资源。 再看曹操身边的势力盘,曹昂的支持者根本不是曹丕曹植那点文人谋士能比的。曹氏和夏侯氏的宗亲武将,比如曹仁、夏侯惇这些人,最看重的就是军功和长幼秩序,曹昂跟着曹操打仗多年,早就在军中攒下了人脉和声望,这些手握兵权的实在人,肯定更认跟着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大公子,而不是曹植身边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杨修之流,或者曹丕拉拢的司马懿这种深藏不露的角色。 有这些宗亲撑着,曹昂的根基比任何弟弟都稳,曹操要立他做继承人,内部根本不会有反对的声音,哪像后来曹丕曹植争储,拉帮结派闹得朝堂鸡犬不宁。 更别提曹操这辈子最记恨的就是废长立幼搞出来的乱子,袁绍和刘表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袁绍偏爱小儿子袁尚,把长子袁谭过继出去外放,结果自己一死,俩儿子就打起来,曹操坐收渔利把袁家灭了 刘表更糊涂,放着长子刘琦不用,立了小儿子刘琮,最后荆州直接拱手让人。这俩货都是曹操的老对手,他们的下场曹操看得明明白白,司马光都评过 "嫡庶不分,乱之本也",曹操这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怎么可能重蹈覆辙。 要是曹昂活着,"立长" 这事儿顺理成章,既符合规矩又能稳住内部,他犯不着冒着内乱的风险去考虑曹植这种文艺青年,更不会让曹丕有捡漏的机会。 再说其他几个儿子,曹冲是聪明,但死得早,就算活下来也比曹昂小太多,古代立储最忌讳 "主少国疑",曹操不可能放着成年且有军功的长子不用,去赌一个神童长大能成器。 曹植呢,确实有文采,铜雀台献赋那会儿风光无限,但这人太随性,政治上根本不成熟,后来还犯了擅闯司马门这种低级错误,曹操对他的喜欢顶多是 "欣赏才子",没真把他当继承人培养。 曹丕就更别说了,他能上位纯粹是 "幸存者偏差",曹昂战死、曹冲夭亡、曹植自己掉链子,曹操实在没人选了才轮到他,要是曹昂在,他顶多当个安安稳稳的王爷,根本没机会接触核心权力。 曹昂身上那种 "嫡长子 + 军功 + 孝名 + 宗亲支持" 的组合拳,在当时的环境下就是无解的。曹操就算再特立独行,也得考虑政权稳定,曹昂活着既能满足礼法要求,又有实际能力镇住场子,还能避免兄弟内斗,这种完美的继承人选,曹操要是不选才真是脑子进水了。 后来曹丕登基后短命,司马家趁机夺权,说起来都是曹昂早逝埋下的坑,要是这位大公子能顺利继位,曹魏的历史说不定都得改写。

0 阅读:3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