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口气!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昨晚(11月20日)发文写道:“今天是每年秋天例行的

士气沉沉 2025-11-20 14:24:27

好大的口气!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昨晚(11月20日)发文写道:“今天是每年秋天例行的向首相赠送奈良柿子的仪式,出席全国町村长大会,东京都知事、鸟取县知事、宫城这一天,与县知事会面等,尤其是接触到了地方公共团体的努力和愿望。 通过选举自民党总裁、发表信念表明演讲等,‘让日本列岛强大而富饶。’他控诉道。不是‘日本’,而是‘日本列岛’,这是我的执着。 47个都道府县,无论住在哪里,都能安全地生活,能接受必要的医疗、福利、高质量的教育,有工作的地方。 让日本列岛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强大富饶’。我下定了这个决心。 为了把决心付诸实施,我会拼命工作的。” 我感觉,在我们的愤怒还在升级时,她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展示自己的决心,而且还是列岛。 这段话听起来,像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施政纲领,一个政治家对国家未来的美好蓝图。但细细品味,尤其是那句“不是‘日本’,而是‘日本列岛’,这是我的执着”,就像一根针,轻轻刺破了表面的和谐,露出了底下复杂的纹理。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政坛知名人物,她的每一个用词,往往都不是随口而出,背后似乎总有着更深层的考量。这种对“列岛”一词的执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对地理概念的纯粹强调,还是暗藏着某种政治话语的转换? 在我们的情绪还在发酵时,她非但没有选择任何可能被视为缓和的姿态,反而以一种近乎宣告的方式,将自己的决心与“日本列岛”这个词牢牢绑定。 这番表态,让一些人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七十多年前,那段决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历史。根据《波茨坦公告》的第八条,明确规定了“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这个“吾人”,指的就是当时的中、美、英、苏等同盟国。公告的措辞,实际上为日本的主权范围划定了一个框架,而这个框架的解释权,在当时并不完全掌握在日本自己手中。 更进一步的说法,则触及了更为敏感的《雅尔塔协定》。有观点认为,根据战时大国间的默契与安排,日本列岛在法理上应处于同盟国的共同监管之下。 特别是本州岛的核心区域,也就是以东京为中心的都市圈,由于其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甚至有传言称其管理权涉及中、美、苏等多方。 这种说法虽然在主流国际关系论述中不常被提及,但它像一道历史的幽灵,始终萦绕在东亚政治的上空。当高市早苗高调宣称要让“日本列岛”强大富饶时,这种执着在特定历史语境的解读下,就变得异常刺耳。 它仿佛在说,无论历史的起点如何,她要的是一个完全自主、不受任何外部框架束缚的“列岛”。 这不仅仅是文字游戏。从“日本”到“日本列岛”,一词之差,可能意味着从承认一个战后国际法体系下的主权国家,转向强调一个纯粹的地理实体,试图绕开那些附着在“日本”这个国名上的历史包袱和法理约束。 这种话语上的悄然转变,配合她“拼命工作”的决心,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尤其是在她刚刚出席了全国町村长大会,与各地知事会面,强调地方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对“列岛”整体的强调,既有对内凝聚人心的意图,又何尝没有对外展示一种统一意志的考量?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番话。或许,这仅仅是一种政治修辞,一种为了展现自己“接地气”、关心全国每一个角落的表演。 在日本的国内政治语境下,“地方创生”和“区域均衡发展”是长期存在的议题。高市早苗用“日本列岛”这个词,可能是为了凸显自己将关注点从东京一极扩散到全国47个都道府县的决心,是一种争取地方支持的政治姿态。 然而,在国际关系如此微妙的当下,一位身居高位的政治家,尤其是以强硬立场著称的政治家,其公开发言的每一个字,都不可避免地会被放到放大镜下,进行多重解读。 历史的记忆并不会轻易消散,它只是暂时沉睡。当某个特定的词语、某种特定的姿态出现时,它就可能被瞬间唤醒。 高市早苗的这番“执着”宣言,究竟是一次单纯的政治演说,还是一次精心设计的立场试探?她口中的“日本列岛”,究竟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那个主权国家,还是一个她试图重新定义的概念?这番话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观和未来蓝图?这一切,都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空间。

0 阅读:394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5

用户10xxx85

3
2025-11-20 18:39

让她彻底疯狂,我们就有出手灭了本子的缘由,支持她上台等的就是这一天

40年球迷

40年球迷

2
2025-11-20 18:59

町内会,主演高市桑。

渊缘

渊缘

2
2025-11-20 19:57

这丑八怪越疯狂,对中国越有利

用户10xxx73

用户10xxx73

1
2025-11-20 19:43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该出手时就出手

ILNBA

ILNBA

1
2025-11-20 19:18

看来这个女司机不把她灭了后患无穷啊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