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复盘并浏览资本市场消息,最大的感触是减持公告又多了起来。大资金年底倾向休息躺平,大股东则忙着减持,这或许就是涨不动的核心原因。股民散户满怀期待,却往往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下面主要说几点看法。1. 这段时间A股的减持公告明显增多。印象中8月有一波集中减持,按当时的时间周期看,减持公告发布后,股东往往会在15个交易日到3个月内完成减持。进入11月,又一波减持公告出现,时间窗口多在未来三个月内,这对年底的市场情绪和信心无疑是冲击。今晚拓荆科技发布减持公告,大基金计划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这并不意外。大基金减持的多为IPO前的股份,其宗旨是扶持半导体科技。如今科创板不少大科技股价翻倍,今年涨幅也不小,大基金相当于完成阶段性任务,开始逐步退出。2. 除了直接发布减持公告,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今年以来,科创板和创业板通过询价转让方式的另类减持金额已接近千亿元。不同于集中竞价、协议转让以及大宗交易等减持方式,越来越多股东选择询价转让进行减持,这或许会成为A股未来的常态。3. 年底了,资金着急结算兑现可以理解,所以也见多不怪。慢慢会发现,很多股民散户也被迫接受了市场现状。现在很少有人高呼大牛市,也不再天天盼着中阳线大涨,市场里多了一些怨气、悔恨以及对机构等大资金的抱怨。这也是很多散户成长的过程。行情好的时候,总觉得能跟着机构抱团吃肉,结果往往发现自己才是被吃的那一方。股市里的醒悟常常来得太晚。行情好时没人听得进善意提醒,等到市场低迷开始亏钱,才带着怨气后悔。好在醒悟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现在经历的每一步,都是未来操作中保持清醒的重要财富。至少要学会在人性贪婪最强的时候克制欲望,守住每一份利润。就像机构兑现利润后休息一样,真正拿到手里的才是自己的利润。4. 复盘这周A股走势,几乎每天都有三四千只个股下跌。只能说现在个股资金的出货已经不再掩饰。如果说10月中上旬还是利用指数反复冲击4000点给大家希望,那么从10月下旬开始到现在,资金的出货目的就很直接了。每年11月和12月通常是高股息红利股占优,这有一定规律。核心原因是机构为了年底KPI考核,不得不提前锁定利润休息,或者选择红利股避险。这个逻辑在10月提出时,很多人还说现在才10月,离年底还早。现在来看,很多人还是不太理解机构的风格。当基金机构三季报业绩披露落地后,就意味着要开始为年底休息做准备。基金机构的操作不会像散户那样便捷迅速,大多以季度调仓为主,绝不会等到12月才开始出货和调仓。所以从进入四季度开始,机构资金就开始拉高出货兑现休息,并调仓抱团防御。这是经验,也是最初分享的核心逻辑。5. 面对这样的行情,能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尽量保持心态平稳。听进去建议的人,早早控制好仓位并锁住利润,现在是等待机会。没有锁住利润的人,如今的操作会显得有些无力,只能等这段煎熬期过去。现在应该开始为明年的春季行情做布局,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需要提前准备。要注意的是,春季行情一般以成长风格为主,那么四季度的防御红利板块在春季行情可能不占优势。所以12月中下旬之后,当前的红利板块也要降低预期。短期来看,风险最大的是锂矿概念,属于典型的超买状态。所以今天发文的第一篇就提示了风险,后面会逐步验证。最后说一个好信号,连跌五天且持续缩量,明天大跌的概率可能降低。但资金估计还是不会兴奋,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该休假的休假,该躺平的躺平,涨不动的该离场就离场,重点是锂矿。等下一个明显的机会再出手。A股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鸡肋。能跟上一波大行情的人很少,能在一波行情后敢于高位锁定利润的人更少。希望大家后续的操作能更加从容淡定。
A股为什么会牛短熊长?因为只有在连续上升中才能稳住筹码。一旦行情掉头向下,融资盘
【5评论】【3点赞】